-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南苏北教育感受 1.教师层面:苏北的老师在拼命,苏南的老师不要命。 2.教学层面:苏北规范,苏南务实。 3.管理层面: 权利也横行,但有时候不霸道。(弹性工作) 4.环境层面:苏北校园很漂亮,苏南很美丽。 5.学习层面:苏北作业型学习为主,苏南自主型学习为主。 6.时间层面:苏北省标,苏南“不超标”。 7.文化层面:苏北汉文化,苏南吴文化 8.氛围层面:学生学坏难,不学习难,不进步难! 结论:天下的苹果一样甜,天下的乌鸦一样黑。 一、上好课——教科研之根 二、写论文——教科研之花 三、做课题——教科研之果 思考:为什么在座的很多老师不愿搞教科研? 第一部分:上好课——教科研之根 1.近两年公开课情况: (1)江苏省“教学新时空 名师课堂”活动《南北方》2014.5 (2)第71界浙派名师暨全国名教师优秀课堂展示课 《 大洲与大洋》(2013.11) (3)第九届全国“聚焦课堂?生长课堂”公开课《长江的开发》2013.10 (4)天一中学,学科论文讲座 2014.6 2015.5 (5)公开课 《地形和地势》 2014.4 (6)讲座《十面“埋” 伏》2014.3.28 (7)《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讲座 锡山区 2014.7.2 (8)无锡市公开课 《地形图的判断》2014.10 2、理想中的好课 肖川博士所说的那样:“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叶澜视“好课”为常态下的有待完善的课,侧重于其真实性,使课堂教学评价得以从“公开课”或“表演课”中摆脱出来。当然,“好课”与“真实、平实的课”之间并不能简单划等号,“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但“真实的课”不一定就是“好课”。针对当下“ 热闹课”“好看课”“繁荣课”“高大上课”或者说“虚假课”提出了“五实课”。 郑金洲教授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化”: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师生互动的有效化、 学科教学的整合化、 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教学资源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教学策略的综合化、 教学对象的个别化、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崔允漷将“好课”标准归纳为: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 “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 “学得愉快”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 “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这些标准既包含了对教师的评价,也包含了对学生的评价;既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但似乎显得过于笼统,而且也无法反映出教学过程的丰富动态性。 从宏观的角都分析一节课,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王光明、张春莉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主要考察:(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标准完全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来评价课堂教学水平,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这对于革新传统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教学评价标准有重要意义。 4、我心中的好课 对老师来讲,上课既要有底气,也要有牛气;既要大气,也要有灵气;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具体来讲要做到“三气”合一: 接地气——夯实“知识”之基 聚人气——链接“活动”之线 观云气——彰显“发展”之魂 接地气——夯实“知识”之基 1.本质上讲接地气就是链接叶澜教授的“五实”课堂。教学不是儿戏,教学无小事,做人做事,一定要诚实为本,切忌空虚。 2.针对当下课堂: 浮光掠影型课堂,滑雪溜冰型课堂,海阔天空型课堂 ,PPT操作型课堂,单线直进型课堂 ,贴牌标签型课堂,惟我独尊型课堂 ,连珠炮型课堂,惜墨如金型课堂 ,海市蜃楼型课堂。 3.三维目标来讲,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地”。人的发展、人的腾飞不能离开“地”,而是要脚踏实地。 聚人气——链接“活动”之线 1、教学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有获得感、有成功感,这样的课才是有价值课。教学中,我们把“知识”像宝藏一样埋藏在活动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去探究、去发现,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 2.主线:《巧设“寻宝”活动 活化“农业”教学》 观云气——彰显“发展”之魂 1.新课改的终极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2.决胜人的发展的6大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3.《借助“节目”理念 构建幸福课堂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