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介词,被。 A项表反问。 C项动词,作为。 D项介词,给、替。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不妨一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 . .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 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 . . 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 . . 1.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躬爨以养其父 B.宜少贬以荣进 C.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 D.固足以蹈及前辈 解析 B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把”;其他三项是目的连词,“来”。 B . . . . 2.下列“且”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人朴且率 B.且躬爨以养其父 C.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 D.道卿且乐荐之 解析 A项中的“且”表并列关系,其他三项表递进关系。 A . . . .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又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作皮裘穿,把蔬菜当作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 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人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作荣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儿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为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 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 2.复合型 (1)组对辨析型 这种题型考查四个虚词,把课本例句与文本例句两两编成一对共四组进行辨析,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组,它是高考考查虚词最主要的题型。答题最主要的方法是代入筛选法。答题时先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 则不同。如2012年天津卷中的“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两句,要求判断两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于”和“见”搭配使用,表被动,把这个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因此可以判断两句中“于”的意义和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