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二、课程编码?0500971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等相关课程五、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建立广播电视学科的知识框架;2、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史和趋向,初步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和多种样式;3、强化广播电视专业思维与专业理念,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打下基础。六、适用学科专业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论(2学时)一、广播电视——最大众化的现代媒介二、广播电视媒介素养——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三、广播电视学科——理论路径与实践指向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作用(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三、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作用一、信息传播二、环境监测三、文化传承四、怡情悦性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基本概念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二、广播电视的划分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第二节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一、广播的发展二、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美、英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势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
符号的含义
广播符号的构成
电视符号的构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一、声音符号表意二、画面符号表意三、文字符号表意第三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一、树立广播电视符号系统观二、掌握视听语言的语法与技法三、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构成(6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一、节目的含义二、节目类型的划分三、节目本位观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一、新闻性节目的主体地位二、新闻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新闻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一、教育性节目的地位二、教育性节目的分类三、教育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四节 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一、服务性节目的地位二、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服务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五节 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一、文艺性节目的地位二、文艺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文艺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五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6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特点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要求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2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与作用一、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二、广播电视传者的作用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一、理论素养二、专业技能三、职业道德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者——主持人一、主持人界说二、主持人作用与素质要求三、个性化主持风格第七章 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2学时)
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
广播电视受众的作用
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受众视听心理
广播电视受众视听需求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一、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内容二、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方法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应用第八章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2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体制界说
广播电视体制的含义
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
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历史回顾
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一、世界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动向二、我国近年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态势
八、教材及参考书:1、吴玉玲:广播电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2、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李幸、刘荃: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蔡凯如、黄勇贤: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5、吕萌、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出版社,2004年6、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刘爱清、王锋: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9、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