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问题.doc

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分别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切实的健康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关键不是缺乏技术和手段,而是科学有效和严格到位的监管。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2003年的敌敌畏火腿事件;2004年的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6年多宝鱼孔雀石绿事件;2007年输美宠物饲料三聚氰胺事件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领导重视,措施严厉,投入空前,政府监管部门调动了可调动的行政资源对食品安全进行整治。但是,2008年初发生的输日“毒饺子”事件,引发一场中国食品对日出口的危机;9月发生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造成了约2200万人接受检查,报告患儿近30万,5万多人住院治疗的严重后果。三聚氰胺阴霾还未消散,2009年4月,浙江金华晨园乳品又被查出违法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还有什么敢吃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皮革奶牛肉膏报道夸大或不实 从调查问卷来看,有92%的人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70%的人觉得食品安全环境越来越差,这反应了什么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很严峻。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太缺德了”,但出现问题并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是国家管理部门监管缺失和社会主导价值观错位的问题。商家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可以昧着良心经商,这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唯利是图。而国家监管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只打雷不下雨”,制定了相关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这体现出政府的工作在百姓的要求与实际工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必须对当地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更多百姓宁愿相信媒体现行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法律法规的不规范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食品安全体系不健全。缺少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具体执行标准落后,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 ,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2008年大部制改革之后,政府明确了食品监管分工,采用了多个部门进行分管,承担不同环节的监督职责,初衷是好的,但是几大部门分段管理,承担不同环节的责任,但是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在审查上面的盲区,每个部门都怀着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工作,甚至会导致有人想要管还要顾忌是不是越权了,怕坏了“规矩”。那就使工作人员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每个部门就开始推卸责任,毕竟经过那么多人手,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个环节也很难说的清楚。虽然有利于各司其职、发挥优势,但客观上产生了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现象。加上我国实行免检制度,也变相的加深了企业与之间部门的关系,最后变成官商勾结。 曾有人大代表指出:“六七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多头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中的突出问题。监管部门很多,各管各的。实行分段管理的体制,造成了“机构云集”的问题,反而降低了管理效率。因此,多头监管的问题也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合法盈利的成本过高 日益增长的物价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侵吞了企业合理的盈利空间,甚至很多领域出现合法经营则亏本的神奇现象。真正的良心企业生存艰难。在这样的框架下,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不合法的操作。降低产品成本,制售假冒伪劣也就成为企业维持盈利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打击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太低,企业有恃无恐,无法达到法律上的抑制作用。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的违法事件依旧层出不穷 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2%的人表示不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并且71%的人表示如果购买了问题食品会选择默默的扔掉不吃,选择采取法律手段,到有关部门解决的仅仅只有3%。重点是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我们几乎可以大胆估计大多数的消费者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者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