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与风机的仿真研究.doc
泵与风机的仿真研究风机的仿真研究1 引言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对环境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风力 发电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迅 猛发展,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 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产品,变桨距控制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 风力机。电动变桨系统响应快,不存在液压变桨漏油问题, 受到各风电厂商的青睐。 采用电动变桨系统需要调试驱动器和变桨控制器的控 制参数,传统的变桨系统控制参数调试是在风场完成。风机 现场调试控制参数受风场环境、安全因素等诸多影响,而且 不利于风机的安全。利用仿真技术完成变浆系统的控制参数设计,不受风场环境限制,并可提高变桨系统的稳定性,延 长风机使用寿命。国外对风机变桨技术研究早,已有一定研 究成果[1][2],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对文献 [ 1]中惯性负载、升力扰动详细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风机叶 型现状分析重力负载影响,并完善文献[ 1]中气动负载扰动 分析,实现变桨系统扰动负载的数值仿真。基于变桨系统数 学建模、扰动分析和直流电动变桨系统控制结构完成变桨系 统的计算机建模并搭建变桨系统仿真平台,通过对变桨系统 进行仿真得出满意的控制参数范围,仿真结果可指导实际风 机变桨系统控制参数调试。
2 风机变桨系统仿真平台 风机变桨系统仿真平台由变桨系统和工况模拟系统组 成。如图 1 所示,变桨系统包括变桨控制器、变桨驱动器和变桨电机,通过编码器反馈实现对变桨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 制; 工况模拟系统包括工况模拟控制器( PLC) 、交流带载电 机、驱动器、变流器。为使工况模拟系统接近实际变桨系统 工况,选取与计算出的变桨系统折算至变桨电机轴侧惯量接 近的交流伺服电机,将交流电机设置为力矩控制模式,通过 PLC 控制其力矩大小。仿真时交流带载电机通过联轴器与 变桨电机联接并被变桨电机拖动进入发电状态,所发电量通 过变流器回馈电网。变桨系统和工况模拟系统通过 Profibus 进行通信,利用 IEC61131 -3 编程语言完成变桨控制软件和 工况模拟软件。由风机变桨系统的数学模型、扰动力矩分析 和计算机模型指导变桨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
3 风机变桨系统数学模型 典型的风力机电动变桨系统由变桨控制器、变桨电机、 传动系统、风机桨叶构成。根据变桨电机、传动系统和风机 桨叶的力矩平衡关系,得到变桨系统数学模型:
J
dω dt
+ bω + Td = TM ( 1) 其中: J = JB + JM + JT Td = Ta + Tg + Ti + T{ f 式( 1) 中 J 表示折算到电机轴的变桨系统转动惯量,包 括变桨电机的转动惯量 JM,折算后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 JT, 折算后风机桨叶的转动惯量 JB; ω 表示变桨电机转速; b 表示 与变桨转速有关的阻尼系数; Td 表示折算至电机轴的变桨系 统的扰动力矩,包括折算后的气动负载Ta、重力负载Tg、惯性 负载 Ti、摩擦负载 Tf 扰动力矩; TM 表示变桨电机的输出力 矩。
4 变桨系统扰动负载分析 根据风力机变桨系统的空气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将变 桨系统的扰动力矩分为 4 类: 气动负载、重力负载、惯性负 载、摩擦负载。文献[ 1]对变桨系统造成扰动的离心力、升 力、空气阻尼进行了分析,将其分别归类为惯性负载和气动 负载。 4. 1 气动负载 风力机是一种从风中吸取能量的装置,现代风力机全都 采用风力机叶片的升力来带动叶轮转动[3],风力机的风能转 换系统,变桨系统都与空气动力有紧密的关系。
如图2 所示, V0 为原始风速, a 为反映风速轴向变化的轴 向诱导因子, a'为反映风速切向变化的切向诱导因子, Ω 为风 轮转速, Vrel 为入流风速, α 为攻角, β 为桨矩角, φ 为入流角, L 为升力, D 为阻力。阻力与弦的夹角为 α,升力与阻力垂直。升 力在弦的法向分力 LN大小为 Lcos( α) ,阻力在弦的法向分力 DN大小为 Dsin( α) 。升力、阻力在弦的法向上的分力将会对 变桨产生影响。
Mlift = ∫ R R0
ρ 2
Vrel 2cClcos( α) addx
= ∑ ρ 2
Vrel 2cClcos( α) adΔr
( 2)
Mdrag = ∫ R R0
ρ 2
Vrel 2cCdsin( α) addx
= ∑ ρ 2
Vrel 2cCdsin( α) adΔr
( 3)
上式表示升力、阻力对变桨系统产生的扰动力矩,其中 ρ 表示空气密度, c 表示弦长, Cl 表示攻角对应的升力系数, Cd 表示攻角对应的阻力系数, ad 表示升力作用点沿弦长到变桨 轴的距离, R0 表示叶根距风轮旋转中心的距离, R 表示叶尖 距风轮旋转中心的距离。 气动负载扰动力矩可表示为: Ma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_“生命教育”主题班会.ppt
- XXWY-B-TY-HJ-013绿化药剂清单.docx VIP
-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技术及调试策划.pdf VIP
- XXWY-B-TY-HJ-002施药肥记录表.docx VIP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pdf VIP
- Unit 5 Fun Clubs(Section A 1a-1d)课件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2023年上海十六区高三英语一模汇编 —09.句子翻译(答案解析版).docx
- 小学生生命教育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高考英语概要写作专项训练10篇(含解析).docx VIP
- XXWY-B-TY-HJ-007年度绿化管理计划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