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伏期的应用意义: ① 、平均潜伏期符合食物中毒事故, 是确诊食物中毒的标准之一; ② 、用于估计事故发生、发展的态势。如果1个最长潜伏期后无病例发生,可认为此次食物中毒已停止; ③ 、用于决定调查的起点餐次; ④ 、用于确定是否为一次性暴露的事故; ⑤ 、用于确定采取防治措施的时间范围; ⑥、 用于考核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效果。如果致病食物已被发现与消除,那么1个最长潜伏期后,应当不再发生病例。 3、地区分布 既空间分布,主要分析不同地区发病的差异。病人的地区分布不同,不只是一种现象,可从中分析到致病危险因素和致病条件。为探讨病因提供重要线索。将病例发生地点绘制标点地图。观察是否集中某地区,计算不同地区的罹患率进行比较。 4、 临床症状体征分析: “症状”是病人的主诉,而“体征”则是医生或观察者见到的征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分析,可提示患者是否感染或中毒,提示肠道系统、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 例如:毒鼠强中毒 发病急,阵发性抽搐,通常有外伤。 氟以酰胺 突然发病,持续性小肌群颤抖。 亚硝酸盐 眼睑、口唇、指甲青紫。 有机磷 口吐白沫,有大蒜味。 砷中毒 铁锈痰 有苹果味。 例如: 沙门氏菌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中,左下腹痛,黄色恶臭便 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热,上腹痛,喷射性呕吐 付溶血弧菌:发热,脐周痛,血水样便 霍乱: 无痛性腹泻 米泔水样便 5、患者所处的季节、环境及所食入的食品分析 (1)季节因素 夏秋季节--感染性疾病多发 冬春季节—中毒性疾病多发 (2)环境因素 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毒物和接触到的毒物,在毒物方面首先要从常见和可能接触到查起。 (3)食品因素 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除与温度、湿度、PH外,还与其存在的基质有关。 6、多因素分析 (1)共同进食史的各种形式 分散就餐 (零售食品) 集体就餐 一餐 (宴席、聚餐) 多餐 (供应多餐食堂) 多品种 (学校午餐+课间餐) 单一共同进食史 单因素分析 多个共同进食史 多因素分析 (2)、当进食食品、餐次较复杂时,经三间分布不能初步判定时,可进行病例—对照研究(OR)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有确诊的食物中毒病人作为病例,以未患有该病的个体作为对照,比较两者暴露因素差异。推断出进食某种食品及餐次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即通过调查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两个暴露比例,求得比值比(odds ratio,OR)而达到验证疾病假说的目的。 由“果”及“因”,疾病→暴露 某旅行团食物中毒可疑餐次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3)、历史性—队列研究(RR) 队列研究是发病率的研究,可以用来计算所调查食物中毒病例在暴露因素下的发病率。通过对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的比较,检验病因假设。 即暴露人群己经确定,暴露因素如进食地点、进食时间、进食某食品均有客观记载,可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比较食用和未食用某种食物(或在某进食场所食用和未食用)的发病率,求得相对危险度. 由“因”及“果”,暴露→疾病 例--3某旅行团食物中毒可疑食品的队列研究研究结果 ? * 分析时首先要对食物暴露率(或罹患率)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其次要计算食物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指标OR或RR及其95%可信区间CI。 一般认为,当OR或RR≥3 ,且其95%CI的下限值≥1时意义较大。 * 五、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与报告 * (一)、食物中毒确诊依据 1、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国家标准(GBl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食物中毒诊断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临床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诊断总则是: *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末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