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非必须)→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非必须)→戴手套(非必须)→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3.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 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特别注意每个步骤之间的手卫生,严防污染。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在潜在污染区摘除口罩值得商榷,切记摘除口罩的环境必须是安全的)→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特别注意每个步骤之间的手卫生,严防污染。 3. 离开清洁区: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没有员工的自身健康, 何来患者的健康维护” 我们的未来会更好!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Content Layouts 8. 向一侧折叠 一手按住折叠处 一手将腰带拉至 背后折叠处 8. 向一侧折叠 一手按住折叠处 一手将腰带拉至 背后折叠处 8. 向一侧折叠 一手按住折叠处 一手将腰带拉至 背后折叠处 * 负重伤 调查显示ICU护士腰痛发生率76.7% 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约2/3是在搬抬病人时发生的。而翻身、转科、外出检查是ICU护士常规的工作。做为ICU护士更应自我保护。 HELP! !! 自我保健:加强锻炼,学会主动休息,在夜班或工作量大后应及时休息。 应用力学原理:搬运病人时两脚分开站立、屈膝挺胸,运用腹部及大腿较有力的肌肉,压低重心。翻身时可分三部法(上半身、腰臀部、双下肢)。 Help:在遇到肥胖病人时,及时寻求帮助。 Help!! 多重耐药菌(MDR) MDR(MDRO):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5类中的3类耐药者。 6大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 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 在床牌和病历卡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尽量单间隔离,无条件同种病原菌置一间。 加强手卫生(见前)。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粘膜,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须进行手卫生。 穿隔离衣。 病人物品专用。如体温计,听诊器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每次使用后需消毒(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有专用的垃圾桶,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 环境消毒。病人周围的物品表面,地面每天需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 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单位,以便他们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限制探视。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解除隔离。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查出该病菌,方可解除隔离。 主要内容 ICU职业防护 防护用具的应用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 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 形同虚设 不如不戴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