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ⅱ阶段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特点(与好氧比较) (1)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 (2)能耗低 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一般厌氧法的动力消耗约为活性污泥法的1/10。 (3)负荷高 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BOD/(m3·d), 而厌氧为2~10kgBOD/(m3·d),高的可达50kgBOD/(m3·d)。 (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 消化污泥稳定,且矿化度高,易脱水。 (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而厌氧法的BOD:N:P=100:2.5:0.5 (6)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7)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 (8)密闭系统,臭味对环境影响小。 厌氧法存在的缺点(与好氧比较) 设备启动、处理时间长。 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密闭,沼气易燃,易爆,安全要求高。 第Ⅰ阶段——水解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小分子、溶解性的有机物→渗入细胞体内。 第Ⅱ阶段——酸化阶段 将渗入细胞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 紧接着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生成氨和胺,多肽等 。 第Ⅲ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Ⅱ阶段产生的第2类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 第Ⅳ阶段——产甲烷阶段 两组产甲烷菌: 一组( 1/3)把CO2和H2转化为甲烷, 另一组(2/3)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 1、营养 按微生物生长状态分为 厌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生物膜法; 按投料、出料及运行方式分为 分批式、连续式、半连续式; 根据厌氧消化中物质转化反应的总过程是否在同一反应器中并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完成,又可分为 一步厌氧消化与两步厌氧消化等。 一、厌氧活性污泥法 (普通消化池、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等) (一)普通消化池。 常用搅拌方式有三种: (a)池内机械搅拌; (b)沼气搅拌; (c)循环消化液搅拌。 常用加热方式有三种: (a)废水在消化池外先经热交换器 预热到规定温度再进入消化池; (b)热蒸汽直接在消化器内加热; (c)在消化池内部安装热交换管。 循环消化液搅拌式消化池 厌氧接触法的工艺特点 (1)污泥浓度:12000~15000mg/L,大回流比。 (2)提高了有机负荷,缩短了水力停留时间。 (3)污泥停留时间:10~20 d。 优缺点 优点:(1)对悬浮物高的有机废水的效果很好,E90%; (2)增大了接触面积 (3)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 缺点: (1)泥水分离效果差, (2)不适合大流量废水的处理。 (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没有载体,是一种悬浮生长型的消化器。 厌氧流化床的工艺特点 与好氧流化床相似; “流化”状态是将部分出水回流通过增加水流的上升速度而得以实现的;流化床反应器能保证厌氧微生物与被处理介质充分接触。 存在问题: 难以维持良好的流化状态; 需大量回流水; 固液分离困难。 四、几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 一、厌氧设备的启动 甲烷易燃(5%~15%)→设备密封;严禁明火和电气火化。 预防H2S和CO2在低凹处积聚。 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选择、反应器容积的计算和设备构造的确定等。 一、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处理工艺的选择 消化温度 采用单级或两级(段)消化 内容 二、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计算确定反应器容积的常用参数是负荷率L和消化时间t,公式为(P281表15-2): 产气量一般可按0.4~0.5m3/kg(COD)进行估算。 L 三、 消化池的热量计算 包括将废水提高到池温所需的热量和补偿池壁、池盖所散失的热量。 提高废水温度所需的热量为Q1: 通过池壁、池盖等散失的热量Q2与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