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产资源开发和保护中法治问题(PPT).ppt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法治问题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曾粤兴 教授 知识结构 我受命讲授此部分内容,但我必须说明,我的专业领域是刑事法学和理论法学。今天要讲的内容,主要是我院以杨士龙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只有少部分内容是我的观点。讲得对的地方,是同事的功劳;讲的有问题的地方,是我个人理解上有问题,由我本人负责。 引言 云南省地处中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扬子成矿区和华南成矿区等三大成矿单元的结合部,是天然地质博物馆。目前,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己发现矿种的83%,其中铅、锌、锡、铟和磷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 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为3万亿元,排全国第9位。2004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9.4万吨,矿业产值760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36.4%。 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矿业是云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矿业的兴盛,关系到云南经济的繁荣和小康社会的实现。 引言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0二0年,我国将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引言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 2010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引言 国家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启 示 一、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一)矿产资源的属性 1.自然属性 一、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2.法律属性——法律关系的客体 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经过地质作用过程生成的,赋存于地表或地下,其有用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围岩,或者其物理、化学性能大大优于围岩,达到了可供社会现实利用的要求,能够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集合体、堆积体。矿产资源的地质表现形式为矿床、矿体和矿石。 一、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可见,矿产资源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更新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节约矿产资源,追求有限资源与人类无限发展的高度统一;要求人类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循环经济和寻求替代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 (一)过度、无序的开发 (二)粗放、软弱的保护 三、原因探究 三、原因探究——法律原因 1.宪法(1982年) 第9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12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第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三、原因探究——法律原因 2.民法通则(1986.4.12) 第81条:“国家所有的矿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开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采挖。国家保护合法的采矿权。” 宪法制定不久后的民法通则明确提出了合法采矿权。此外,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什么是“合法的采矿权”。在此情况下,胡耀邦同志来云南考察,出于对边疆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忧虑和关心,未经集体讨论,未经立法程序,即提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口号,数月后,中央以文件形式肯定了耀邦同志的主张,很快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无序采矿。 三、原因探究——法律原因 3.云南省矿产资源地方法规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