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哮喘敷贴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敷贴 注意事项 根据个人皮肤敏感程度不同适当调整敷贴时间。 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食物 敷贴当天避免冷水浴 对胶带过敏者,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 穴位敷贴 应急处理 穴位敷贴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正常刺激,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该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搔抓局部,不要涂抹洗浴用品或药物。 穴位敷贴 应急处理 敷贴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者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如敷贴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及时终止敷贴。 皮肤过敏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终止敷贴,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或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处理。 穴位敷贴 应急处理 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者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者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者出现皮肤溃破,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现象,应及时到上级医院或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处理。 谢谢! * * * * * * * 穴位敷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内科 杨佩兰 汤 杰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项目编号:ZYSNXD-YL-SYJS-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成人,儿童) 多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支气管炎 常见病 变应性鼻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人数多 社 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 中国成人哮喘患病率0.7-1.5%1 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0.25-4.63%2 1,我国哮喘防治现状,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 2,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8.2%1 不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 中国中心城市平均自报患病率约11.1%1,不同地区间差异很大 中国儿童患病率约10%2,且呈继续增加趋势 1,我国11 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2,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 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的65-80% 反复呼吸道感染占其中的30% 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咯痰 反复发作,影响工作 喘息、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喷嚏,流涕,鼻塞等 社会危害大,经济负担重 穴位敷贴 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之一 夏季或者“三伏天” 腠理开泄透达 渗入穴位经络 辛温走窜 药物敷贴 活血通经 刺激穴位 温补阳气,补益脾肾,疏经通络,散寒驱邪 秋冬寒冷之时 抵御疾病能力增强 治病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 防病 穴位敷贴:理论基础 中医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加重 瘥后防复---疾病初愈或相对稳定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复发 穴位敷贴: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素问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阴阳相制 阴阳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