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 普外科 病史汇报 叶恩宇,男,7月,婴儿,因呕吐2天于2011年09月20日12:10急诊入院。 T:36.7℃ HR:126次/分 R:23次/分 W:10Kg。入院前2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呈阵发性发作,3-4次每日,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量中等,近2日解大便1次,为黄色大便,稍稀,无粘液,,于我院儿科就诊予以“阿洛西林,喜炎平,甲氰咪胍”输液治疗2天,患儿仍呕吐,伴食欲不振,急来我院门诊,行血常规及腹部B超(结果见后),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肠套叠?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饮食差,小便基本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辅助检查:2011.09.20本院血常规示WBC:9.92×10sup9/sup/L ;B超示右上腹异常回声(肠套叠?)。腹部立位片示:腹部部分肠管胀气 [护理评估]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一)发病原因 1、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容易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小儿肠梗阻性疾病。成人肠套叠在临床上较少见。笔者就肠套叠的病因、解剖学基础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儿童肠套叠约占肠套叠的90%--95%,,发病年龄一般为0.5-2岁,多为继发性,成人肠套叠较少见。 2、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恰如其名,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入相邻的一段肠子,造成肠道梗阻而不通畅。理论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于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即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如果肠管套叠1-2d,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并随着肠蠕动肠管越套越紧,可发生缺血性坏死、穿孔,危及患儿生命。??? 3、肠套叠由3层肠壁组成,外壁为鞘部,套入部又由最内壁和反折壁组成。套入部的最前端为顶部,鞘部的开口处为颈部。套入部系膜血管被鞘部挤压而使得套入肠管充血、水肿甚至坏死。肠套叠发生后,只要肠系膜足够长且肠管可活动,套入部的顶部就可继续向前推进到左侧结肠。按套入部的顶部和鞘部的颈部肠段的不同,肠套叠可分为不同类型。最多见的为回盲型,占39%,,其次为回结型 ( 31.5%) 、回回型(6.7%) 和结结型(4.7%),其余为少见类型。 (l)解剖特点: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动度过大,易发生肠套叠;(2)肠蠕动紊乱:当小儿发生腹泻、发热或饮食改变时,均能引起肠蠕动不协调,导致肠套叠;(3)病毒感染:有些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因为腺病毒感染时,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炎性增殖,邻近肠系膜琳巴结也发生肿大,压迫肠管;同时腺病毒感染时,肠运动机能常发生紊乱,使小儿易于发生肠套叠;(4)蛔虫感染:蛔虫所产生的毒素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肠套叠发生主要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内因是肠系膜较松弛或其他肠道的缺陷,外因是消化道功能失调,特别是肠蠕动异常,例如腹泻等。预防和护理就是针对防止发生消化功能失调和腹泻。 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肠套叠 90%的肠套叠属于原发性,套入肠段及周围组织无显著器质性病变,肠套叠可有一个起始点随着肠蠕动,其近端的肠管套入远端的肠腔中几乎每个病人术中均可发现,位于套入肠段头部的肠壁淋巴结肿大,肠套叠一般好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后50%以上与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2.继发性肠套叠 肠套叠起始点有明确病理异常的占2%~12%包括:美克尔憩室阑尾、息肉、肿瘤、过敏性紫癜导致的黏膜下出血、非霍奇金淋巴瘤、异位胰腺或胃黏液肠重复畸形等,其中美克尔憩室最为常见患儿发病年龄越大存在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越大。 (二)发病机制 肠套叠一般是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若远端套入近端(称逆行性肠套叠)较罕见,绝大多数是单发性肠套叠,偶见多发性肠套叠同时发生者。 肠套叠的外管部分称为鞘部,进到里面的部分称为套入部,共3层肠壁,有时整个肠套叠部分再套入远端肠管内则成为复套共5层肠壁(图1) 图一 套入部进入鞘部后受蠕动的推动向远端逐渐深入,同时其所附肠系膜也被牵入,结果不仅肠腔发生梗阻,而且肠系膜血管受压,套入部肠管可发生水肿、淤血、绞窄而坏死,尤其是颈部被勒紧,由于鞘部肠管持续痉挛、紧缩而压迫套入部,颈部最早发生血循环障碍,初期静脉受阻,组织淤血水肿,套入部肠壁静脉怒张破裂出血与肠黏液混合成果酱样,肠壁水肿继续加重动脉受压,套入部供血停止而发生坏死,而鞘部肠壁则因高度扩张与长期痉挛可发生局灶性灰白色动脉性缺血坏死,此灰白色坏死灶肠壁薄弱极易穿破,比套入部紫红色淤血坏死更有穿孔的危险,此种动脉性坏死多在梗阻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