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问题和前景 基于中国的资源禀赋,50年内,燃煤火电的地位难以改变。 发展高参数大机组,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数量大大超过其它国家的总和,建设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 发展700℃发电技术尚需时日。因此,完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包括改进超超临界汽轮机及热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降低机组能耗,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要课题。 前言 节能降耗 任重道远 主 要 内 容 主汽压力 实质是技术经济比较问题:煤耗降低,锅炉、给水泵和给水、主汽管道投资增加。即将建设的1000MW新机多为28MPa。 西门子和Alstom的桶型高压缸,对于30MPa以内的主汽压,不需要改变设计,超过30MPa,变化也小。 主汽压力增加,需要配合再热汽温升高,降低能耗,同时减少排汽湿度。 1 提高初参数 再热蒸汽温度 2012年以来,新机设计中普遍采用610℃甚至620℃的再热汽温。业内对620℃存在剧烈的争论,因为材料安全余量太小,对锅炉热偏差和汽温波动限制过于严格。 2 机组容量 – 冷端配置 限制汽轮机容量的主要因素是高压缸通流面积,低压缸排汽面积。 目前国内引进的高压缸技术和模块,可以应付1200~1300MW的容量。 排汽方面,闭式循环水系统: 华北和以南地区,如果配备闭式循环水系统,则基于目前的冷端设备标准,低压缸合理设计应当是:额定背压搭配80%负荷,或者背压6 kPa左右搭配额定出力,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排汽面积优化配置。为此,采用4排汽、1219mm的末级叶片和比较高的给水温度,可以良好应付1200MW的机组容量。 开式循环水系统: 对于开式循环水系统,需要根据水温,合理配置冷端设备容量,以及额定背压,合理安排排汽面积。对于17~18℃循环水温,水量充沛的条件,1000MW汽轮机可以而且需要配置3.6~4.0 kPa的额定背压,搭配4排汽/1219mm末级叶片(排汽面积~48m2)或6排汽/1000mm末级叶片(排汽面积~55m2),显著降低汽轮机热耗。 1200~1300MW机组,辅机有困难,需要大量进口。 基于调峰需求和电网安全考虑,1000MW及以上机组不能太多,主力应为600MW级别机组。 600~660MW容量,2排汽/1146~1219mm末级叶片配置,排汽面积较小,适合较高的循环水温和背压。厂房体积、建设投入、循环水泵扬程增加;不能享受双背压的好处。 对于4排汽设计,660MW容量比600MW好。 对于大量的闭式循环水系统机组,应推广660MW容量和4排汽/900mm末级叶片的搭配。 设计余速损失较小的汽轮机,比如600~660MW容量搭配 4排汽/1000mm末级叶片 ,如果条件具备,可以考虑增加铭牌容量5%,让冷端工作相对平衡一些。 关于双背压设计 双背压设计可以使平均背压降低 0.2~0.3 kPa。 一般地,循环水温越低,水量越充沛,越不适合双背压设计。这是业内熟知的。 另一方面,汽轮机排汽面积越大,热耗 - 背压修正曲线越陡,膨胀极限背压越低,因此,越适合双背压设计。 国内汽轮机末级叶片普遍较长,因此,国内的4排汽汽轮机,适合双背压的循环水温、水量条件较宽。换句话说,其中的绝大多数适合双背压设计。 3 冷端设计的问题和实例 某厂2台1000MW机组,投产不足1年,增加铭牌出力到 1050MW,实际负荷率80%。汽轮机厂家为东方。 开式循环水系统,海水冷却,平均水温17℃。循环水系统为单元制,每台机组配备3台循环水泵。凝汽器为双压型,换热面积45000m2(已经增加,初设为40000 m2),设计冷却倍率55。额定背压4.725 kPa。汽轮机末级叶片1092mm。 如果采用常规的冷端设计,凝汽器面积50000m2,冷却倍率60,额定背压即可降低到4.0 kPa,相应地,搭配1219mm的末级叶片,机组能耗可降低近1%。 3 冷端设计的问题和实例 – 续 为保证机组安全,冬季仍维持1机2泵的调度方式。现有条件下,膨胀极限(出力阻塞)背压较高,冬季背压很容易更低。如采用较大的冷端设计,增设循环水联络管,冬季采用2机3泵的运行方式,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以上优化设计投入增加很少,机组能耗降低共计 1%。 很显然,机组设计没有充分利用循环水温低、水量充沛的优势。冷端设计是平衡的,但方向是节省投资,相应地增加煤耗,且双背压有些勉强。困难是难以改造。 冷端优化设计的问题相当普遍。妥善解决类似的优化设计问题,往往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很大的节能效果。 4 二次中间再热 – 容量限制 二次中间再热,是降低热耗、减少排汽湿度的有效手段。 投入增加很多。运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PT小讲课资料.ppt
- RISC型CPU设计1资料.ppt
- 托拉塞米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资料.ppt
- S214省道顶管穿越施工方案资料.ppt
- 脱硝改造工程氨站培训讲义资料.ppt
- 蛙腓肠肌标本制作与骨骼肌收缩实验(详细课件)资料.ppt
- SQI技能培训-质量意识资料.ppt
- STM32讲义-INT资料.ppt
-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资料.ppt
- TCL股份组织结构设计方案清华汉魅资料.ppt
- 2024年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范文(二篇).pdf
- 2024年运载火箭跟踪、遥测及测控设备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航天器电源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居家养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配网自动化监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镇静催眠药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坦克用石英玻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单克隆抗体制剂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心得体会(2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