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讲北宋前期词坛.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第二讲北宋前期词坛.ppt

北宋前期词坛 晏殊、晏几道、张先、欧阳修 词的兴起和发展 经过晚唐五代以来许多文人的努力,词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大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其间李煜虽有所突破,但只是一个特例,总的看来变化不大。 北宋初期,词继续受到文人士大夫包括最高统治者的喜爱,据说宋太宗“酷爱宫词中十小调子,……命近臣十人各探一词撰一词”(《续湘山野录》)。不过词的地位并未因此而提高,它仍然只是文人在樽前花间一觞一咏之际的娱乐性创作,而不是正面向社会表现自己人格、情操、抱负的文学形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 宋人的词体观:词为“小道”、“末技”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 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补充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北宋庆历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体制各方面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作者,其中晏殊、晏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尤为出色。 诗词之别:诗庄词媚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说明诗、词有着不同的风格。“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再次体现在诗词的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词的传播:书面传播与歌妓传播 宋词的歌妓传播机制 :官妓、家妓和私妓共存的多元格局 官妓:包括宋代教坊的官妓、军中的女妓、中央和地方官署中的歌妓。教坊妓常在宫廷或官府的宴会上表演乐舞节目或侑觞唱词 。官妓依附于各级官府,并为各级官府的官员献艺、服役。宋代的地方官府每有宾客或达官过境,都得开宴合乐,宴席之上,往往由歌妓歌词侑觞。宋代对官妓的妓籍管理亦较严格,官妓脱离妓籍,须由地方官吏的同意,且宋代地方长官还有权将歌妓转赠他人。 家妓:指宋代官员、贵族、文人、士大夫及一般家庭在家中蓄养的歌妓。 私妓:指在酒肆、茶坊献艺的歌妓。《东京梦华录》:“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弄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一 、晏殊 (一)生平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能文,14岁即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累官至宰相。卒谥元献。晏殊爱好文学,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且每宴饮都有“歌乐相佐”。晏殊又喜荐拔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等一时名宦皆出其门下,在文坛上享有较高声誉,后人推之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有《珠玉词》。 (二)《珠玉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主要内容: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艺术特色: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三)作品欣赏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是晏殊的“压卷之作”。“无可奈何”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变与不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细微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 晏殊善于“从繁盛中体会孤独,在歌乐中品味空虚。”(彭玉平《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 晏殊词最擅长表现人生缺憾 时的那种潜隐而莫名的惆怅。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评:“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取景由狭小的庭院转向广远的境界,既使词气象阔大,境界高远,又使感情表现悲壮深刻。王国维称此三句与《诗经·蒹葭》一篇“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王国维用摘句的形式形象地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四)小结 晏殊词虽多沿袭晚唐五代词人之作,题材狭窄,但也有创新,如在词中输入更多的主观情感和个性色彩,更注重描写心绪,更多地把自己的身世、学养、情感、襟怀融入传统题材中,淡化了对女子直观的容貌描写,而是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用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二、张先 (一)生平: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圣八年与欧阳修同榜进士,曾任吴江知县,晏殊当京兆尹时,聘他任通判,后历官至都官郎中。有《张子野词》。他与晏殊交情很深,词作的题材也与晏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