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内经》病证理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 吴颢昕 第一节 发热 一3101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3102 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病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佚傈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素问·风论》 3103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四之气,褥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瘅,而为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104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口疡,寒热胕肿。《素问.五常政大论》 3105阳胜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310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3107重寒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3108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3109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3110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 1.热病的概念与命名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凡因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的外感发热病证均属于伤寒的范畴。谓之热病,是以发热为主症的特点命名。称之伤寒,是就病因而言,此泛指四时六淫邪气。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素问·热论》所言的伤寒即指后世的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指出了广义伤寒所包含的内容。而狭义伤寒是指冬日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 2.热病形成的原因 《内经》详细探讨了热病形成的原因,指出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疫疠时邪皆可导致热病。 (1)风邪:风邪致病百端,热病亦是其一,《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指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皆因风气入侵,故风为百病之始。风善行而数变,风邪侵入,可变化为各种不同的疾病:风邪入侵,腠理开则恶寒,腠理闭则发热, 说明外感风邪后可出现寒热。从风邪引起的热病来看,风邪袭表致“寒热病”,如“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生气通天论》)。 风邪循阳明入脾胃可发黄疽,如:“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素问·风论》)。虚邪贼风侵袭肺造成“劳风”,证见“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素问·评热病论》),风邪入里化热侵袭筋脉发为“风痉”。由此可以看出,邪风侵犯人体后,可导致热病。 (2)寒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体若蟠炭,汗出而散。”指出伤于寒以后,阳气当如运枢以外应。《素问·水热穴论》提到:“帝曰:人之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说明寒证可逐渐转化为热证,这就反映了寒气的致病特点。在临床上,这种现象是常见的。然而,也确有伤寒初起便现热象,而不见寒热转化之征,或时间短暂寒象不甚明显,但这与热由寒转化而来的机理并不矛盾,仍应视为由寒演变而致。 《内经》把由寒形成的热病命曰伤寒、病温与病暑。病温和病暑只是发病时间有不同,都是伤于寒形成的热病,与伤寒同类,如《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除伤寒、温病之外,寒邪侵袭皮肤、肌肉、骨髓,并内舍于相应脏腑,则会出现皮寒热、肌寒热和骨寒热等证。 (3)湿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四之气,褥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疽而浮肿。”湿邪化热可发为湿热病,出现肌肉弛长之痿,筋脉拘挛之痉,湿热蕴结之发黄或浮肿。《内经》对于因伤湿而致发热记载较少,后世医家对伤于湿致热的认识颇多,如张仲景《金匾要略》云:“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亦说“伤湿为病,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小 便秘涩,大便多泄”。可见湿邪作为六淫之一可致发热。 (4)暑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指出感受暑邪后,汗出而烦,喘喝有声;因暑热影响神明,出现多言。《灵枢·岁露论》曰:“暑,因汗多则伤气,“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穴位特种剌激法资料.ppt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0第十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资料.ppt
- -学高中化学133物质的量浓度(精讲优练课型)课件鲁科版必修1资料.ppt
- -学高中生物专题2第2节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资料.ppt
-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资料.ppt
- -学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2-3资料.ppt
- 胆管癌的治疗及护理资料.ppt
- -学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案例1回归分析(课时2)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2资料.ppt
- 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酯酶药资料.ppt
- -学合肥第八中学高一政治复习课件:第8课《财政与税收》(人教版必修1)资料.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