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医诊治呼吸道疾病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病、内分泌科简介 融水县中医医院肺病、内分泌科是我院重点科室之一,同时确定为国家中管局中医特色优势重点肺病专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技术精湛,设置病床38张,有高年资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15名,设有普通病房、重症抢救病房、纤维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肺病、糖尿病专科门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 肺病、内分泌科简介 科室特色:科室突出传统中医药治疗特色,对慢性肺系疾病采用冬病夏治联合汤药内服,穴位注射、烫熨治疗、穴位埋线、耳穴压豆等综合疗法,以达到驱除体内阴寒痼疾,恢复机体气血运行功效,减少和减轻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作程度。在糖尿病治疗上,率先采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模拟生理胰岛素基础分泌,使血糖平稳、正常,同时配合特色中药治疗,采用补气滋阴、活血化瘀通脉、化痰软坚等疗法,从而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肺病、内分泌科简介 医疗设备: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机、肺功能仪、纤维支气管镜、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等 科室电话:0772-5122509 医生办 0772-5122391 护士站 慢性支气管炎 1.概念 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 (2)主要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性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血液检查,细菌感染时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慢性支气管炎 3.治疗 (1)控制感染,多依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经验性的选用抗生素。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2)镇咳祛痰 (3)平喘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1.中医诊断 (1)咳嗽,咳嗽是指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病程。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2.证治分类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3)风燥犯肺证:风燥伤肺,润燥止咳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黛蛤散加减。 (4)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3.中成药治疗 清开灵颗粒、复方甘草合剂、散痰宁糖浆、百合固金丸等。 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4.中医外治 (1).针灸疗法:实泻虚补 主穴:列缺、合谷、肺俞 配穴:风寒袭肺配风门,可合灸法;风热犯肺配大椎、尺泽、鱼际;痰湿蕴肺配太渊、三阴交、丰隆、阴陵泉,可针灸并用;痰热壅肺配:丰隆、阴陵泉、曲池;肺阴亏虚配膏肓、孔最、肾俞、太渊,三阴交; (2).辩证取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身柱(奇穴)、陶道(奇穴)、天突、膻中、华盖、肺俞、脾俞、定喘。冬病夏治。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