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知識論發展.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當代知識論發展.doc

一、當代知識論的發展 當代知識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羅素與維根斯坦的邏輯原子論(Logical Atomism)和隨後維也納學派(Vienna Circle)的邏輯經驗論(Logical Empiricism)。他們在知識論方面,共同採取一種後來稱為「基礎主義」(Foundationalism)的理論立場。這種基礎主義受20世紀科學和數學領域還原主義的影響。還原主義試圖把數學還原為邏輯,而邏輯經驗主義者則試圖把有關世界的語句還原為可觀察語句。 羅素(1872-1970)是20世紀知識論的肇始者,他的知識論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外在世界的認知問題,提出邏輯原子論,將語句和事實看作是對應的;二是發現邏輯悖論,而提出類型論;三是歸納問題,他認為歸納邏輯是有問題的,未來的信念無法從過去信念中合邏輯地推演出來;四是把知識分為直接的親知與間接的述知,主張一種典型的基礎主義。 維根斯坦在外在世界的認知問題上採用和羅素接近的邏輯原子論立場,即主張我們的語言中有原子語句是基礎,對應在世界中的是原子事實,原子事實是組成世界的基礎。原子語句組成其它語句,原子事實組合成其它事實。語言是世界的邏輯圖像。 邏輯經驗主義的基礎主義是以the given 「所與者」概念為核心,構成了知識大廈的基礎。「所與者」的問題成為30年代至40年代的主導問題。所予者即是感覺、感覺印象、現象、感性材料,是知識的基礎確證來源,以避免確證無限後退的問題。最早提出此觀念的是劉易士(Clarence Irving Lewis),出現在他的著作《心與世界秩序 》(Mind and the World Order)及《知識與價值的分析》(An Analysis of Knowledge and Valuation) 基礎主義者引來批評者,主要是日常語言學派,主要是奧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他批評邏輯經驗主義的「不會錯」incorrigibility 概念。他認為有關知覺經驗的命題,無論多麼精細,都無法免於被駁斥。對次基礎主義認為存在有部分特殊的語句,能作為其它語句證據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當我做出「這隻動物是豬」的陳述時,這一動物本身並不須要實際出現在我面前。奧斯汀從他認為言語乃是一種行為的哲學出發,否認陳述與證據之間的必然關聯。根據他的語言行為哲學,任何陳述、報導都是一種行為,除了有陳述的真假問題以外,還有行為的是否恰當問題。 後期維根斯坦產生知識論的新方向,他「生活形式」的哲學取代邏輯經驗論以科學經驗為基礎的哲學,以「家族相似性」取代「普遍性」概念,以歷史積淀,文化背景等構成生活形式所產生的習俗確定性,取代嚴格的邏輯確定性。 邏輯經驗主義之後,知識論問題轉向如何正確地使用「知識」此一概念的問題,並且回答所採用的方法是語言分析。1963年葛梯爾(Edmund Gettier)發表文章<確證的真信念是否為知識?>(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引起熱烈的討論,使知識論的關注焦點轉向知識的條件與確證(justification)問題。 葛梯爾挑戰由傳統而來的知識之定義,所謂的知識三條件說。這三條件是真、信念與確證,任何知識應滿足這三條件才能稱為是知識。葛梯爾提出兩個有名的反例,證明即使滿足了三條件,也不能算是知識。 葛梯爾文章發表後,接下去的70年代的十年中,有無數的文章回應他,使葛梯爾的文章成為引用率最高的文章。對葛梯爾反例,大家提出各種解決方法,可分為五種:不敗性論、決定性理由論、因果論、可信賴性論、條件論。 關於葛梯爾問題引起的討論,成為20世紀下半葉西方知識論的熱潮,延續產生「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兩流派。這是關於確證的兩種理論立場。內在主義把確證看作認識者內在心靈的活動,外在主義則否認此觀點,把確證認為有一部分因素是外在的。 內在主義的基本主張認為信念的確證是由信念與信念之間的關係決定的,由於信念是內在於心靈之內,因此稱為內在主義。內在主義又可分為基礎主義和一致主義兩種理論。 基礎主義並非20世紀的新觀點,有許多人認為從近代笛卡兒的哲學就寓含基礎主義的觀點。基礎主義的基本主張是:信念可分為基礎的信念和非基礎的信念,基礎信念不由推論得來,非基礎信念從推論得來;並且基礎信念是存在的。這是為了解答知識的確證不能無限後退的問題,知識的確證最後總要追溯到一個自我確證的領域,本身不須要其它的確證。這個領域即直接經驗領域。 一致主義認為基礎主義是不成功的,不存在無須確證的基礎信念,即使直接經驗的領域也需要其它經驗的確證。為了不使確證無限後退,因此確證存在於信念系統之間,某個信念得到確證的方式是它與相關的信念系統相一致(consistent).一致性(consistency)指的是系統信念之間的相互可導出性。但一致主義也有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