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4
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 主讲:马骁 周克清 maljzp@swufe.edu.cn 课程必读性参考文献: 1、张馨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大出版社 2、毛程连,中高级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4、约翰.利奇,公共部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科斯、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7、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财政理论发展趋势概览 1.4新中国财政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酝酿期(1949—1957): 财政理论主要是引进了苏联的货币关系论。 成形期(1957—1978): “国家分配论”的综合性是相对较高的,明显占据着该时期财政理论的制高点,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实践的高度理论概括与抽象。 转轨期(1978— ): 在财政理论上表现为“价值分配论”、“剩余产品价值运动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等观点的重新提出及其对“国家分配论”的挑战。 特别是“社会共同需要论”以“职能”或“目标”为财政理论基点,而与“主体”理论——“国家分配论”并行不悖。 “国家分配论”的历史超越性和理论综合意义在于: (1)坚持财政与国家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将财政学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隧道中,按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国家性质展开财政理论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研究财政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财政属性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与国家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财政学的理论与应用地位。 (2)有利于确立财政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结合,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有利于国家直接利用财政控制国民经济,提高宏观管理效率。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统一管理集中性分配仍不失其重大深远意义。 公共财政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财政论”只是中国财政理论的分化,“国家分配论”则是相对综合。原因在于: (1)“公共财政论”在我国蜂起的根本原因是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实践的要求(张馨,1998)。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阶段财政的特殊表述。 (2)“公共财政论”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对应着公共国家形式。 (3)“公共财政论”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 1.5近年来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一 研究范围的转变 第二 跨学科研究倾向 第三 新工具的应用 第四、研究视角的转变 1.6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方向 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方向依旧是扩大研究范围、运用新的经济学分析工具、转变研究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财政学研究的视角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经济学的视角是财政学的基本视角;政治学的视角是财政学的重要视角;同时,政府作为现代社会管理者,其活动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而财政还是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张馨2000)。可见财政学创新的核心是坚持综合化。 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中国的财政改革实践和经济学分化综合一般发展趋势为坐标的综合。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为指导,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为基础,以“国家分配论”的核心理论要素与“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合理要素相综合为目标。 第一 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制度的综合。 “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综合的基本要义是: (1)以契约为基础,确立“国民——政府(含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财政部门——国民”的政府经济模式。 (2)以效率为目标,实现政府配置与市场配置的综合。 (3)实施公共选择,提高政府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水平,改革部门各自为政和财政“泛部门化”弊端。 结 论 (1)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趋势是综合的,其大范围的综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小范围的综合是一国区域内市场与政府的综合和经济与政治的综合。综合结果是各类活动在市场与政府范畴间相互渗透、交叠,归并于两范畴中。 (2)经济学具有以公共经济学与私人经济学基础上的分化综合趋势。 (3)财政理论在分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有以“国家分配论”的核心理论要素为主体,综合“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的合理要素的趋势,其综合的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