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专题第二讲:电学部分(一)
教学目的
1、理解认识电路及其相关元件
2、了解自然界各种物质具有电荷种类
3、掌握电流电压电阻定义及物理意义
4、学会电路中各种计算
知识讲解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点:
定义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
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
1、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5、半导体
定义:导电性能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们的电阻比导体大得多,但又比绝缘体小得多.这类材料我们把它叫做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
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
6、超导体
超导现象的发现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其实仍然是远低于冰点0℃的,对一般人来说算是极低的温度。
三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元件逐个顺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都电流)
11、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
13、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
①分流法(电流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
②断路法(拆除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如果其他用电器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
③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如果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
④同点法
14、电路分析方法:
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四、电流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I = Q/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