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了解分度值的定义(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
2、如何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a、刻度尺的摆放: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b、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c、测量结果的记录: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5、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外界声音—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人耳感知声音的又一重要途径:骨传导
4、(1)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弦越长,音调越低;弦越粗,音调越低;弦越松,音调越低)。影响管乐器音调的因素: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2)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
5、“双耳效应”:判断声源的方位。
6、(1)超声: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①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量。②应用:回声定位、B超、超声波去污。
(2)次声: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①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②应用:预测自然灾害、军事监测。
7、噪声的控制:采取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①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音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在城市里植树、修隔音墙等
③在人耳处控制。如戴防噪声耳塞等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速c=3.0×108m/s;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2、光的色散(白光为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
了解:物体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物体反射与它同种颜色的色光,吸收与它不同种颜色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3、光的反射——作图:根据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或根据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
4、平面镜成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作图
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步骤参照初二上册书P57
实验注意:①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过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及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②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小相等的两支蜡烛?(为了验证像和物等大的特点)③实验中如何检验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在玻璃板后放一张白纸,观察是否成像,若成像,则为实像,若不成像,则为虚像)
5、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日常应用:后视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日常应用:车前灯的反光罩
6、凸透镜和凹透镜——作图:透镜光路图
①了解:如何找凸透镜的焦距?
②背:凸透镜成像规律(另背:物近像远,物远像近,物近像大,物远像小)
③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步骤见初二上册书P70
④凸透镜的应用: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7、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的纠正——凹透镜;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的纠正——凸透镜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1、温度计
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②使用方法: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区别:(1)测量范围;(2)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汽化(包含蒸发和沸腾)吸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升华吸热,凝固放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1)冬天,从人嘴里呼出白气——(液化,放热)(2)雪花落到手心后,很快变成水滴——(熔化,吸热)
(3)洗过的湿衣服会变干——(汽化,吸热)(4)用铁水浇铸铸件——(凝固,放热)
(5)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升华,吸热)(6)夏天,自来水管经常“出汗”——(液化,放热)
(7)烧开水时,锅中的水不停地翻滚——(汽化,吸热)
(8)烧水时,壶嘴不断地冒“白气”——(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或放热)
(9)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先升华或凝华,先吸热后放热)(10)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升华,吸热)
(11)加热固态的碘,会看见紫色的碘蒸气——(升华,吸热)(12)冰雪消融——(熔化,吸热)
(13)冬天,窗户内侧会出现冰花——(凝华,放热)(14)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升华,吸热)
(15)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有暖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