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 迎 您 批 评 新课程,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 《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编辑部 方健华 博士/研究员/执行主编 E-mailL: 181009644@ Mobil-tell: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巩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成就,需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症结”性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课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要求,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尤其是教师角色转换、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话语转型、教学评价模式改进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存在问题与分析 1、“走近”与“走进”的关系问题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上看,多数教师还是滞留在“走近”新课程阶段,没有真正“走进”去。有部分善于探究的教师是“身进”,而未达到“心进”的境界。从教学设计来看,与过去“五模式”备课相比有重大突破,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好趋势,但是教师们备课的重心仍然是备教材,备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同时关注另一个重心:“备学生”,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学习时间分配、话语权占有、传授权威性等方面仍占绝对主导和控制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担心由此带来的放任自流,强调严格管教。教学风格方面,教师在观摩课上表现得和颜悦色,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进行个性化指导,但在平时教学中,依然是“横眉冷对”。以至于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出现有学生非常讨厌学习某位教师的课程的现象。 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走进新课程,所以导致“理念”与“行动”两张皮,缺乏足够的自信,不敢超越传统、不敢超越自我。还有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意识,总是“小心翼翼”地接受、等待和探索,始终处于让校长、主任推着“走”的被动地位,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和地位,这正是教师没有走进新课程的真实表现,这也是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顽症 2、“惯性”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不少老师接受和认同了新课程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和评价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按自己固有的方式和套路,依旧是经验性地备课、上课和拓展,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及甄别式教学评价等。这种自然的、多年养成的“惯性”,很难克服和改正。这部分教师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在“惯性”和“创新”的天平上,“惯性”的重量大于“创新”的重量。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的难点,要逐步引导教师从教学环节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改变传统习惯,学会对照新课程标准,清理自己的“惯性清单”,针对清单内容,坚持每天改正,自然而然克服传统“惯性”,逐步成为一个创新性教师。 3、“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   目前在如何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部分老师的“浮躁”心理,即面对课堂教学研究,不能进行冷静思考,而是试图寻找捷径,从而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实质。为了追求“形式”,有的老师在“务虚”上下工夫,用强制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观摩课上回避成绩差的学生发言等,这种形式上的改变不仅不能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也对新课程带来负面影响。 4、“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问题   反映在课程模式上,到底应该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导向模式还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 课程与教学结构展开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技术实践知识与工程实践过程。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应该以实践性学习方式,通过把工作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从传统的应该做什么变为会做什么,实现在做中学。 5、“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问题 基础性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发展性强调具有一般性的发展能力。 中职教育具有明显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特征。 “自然人——社会人——职业人” 克服当前对素养与技能的狭隘理解,克服多种不良倾向:应试之殇,考证之之殇;应赛之殇。 6、“惰性”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调研发现最大问题:教师的惰性问题(职业倦怠)。这种“惰性”就是不善于学习、研究和积累。养成这种“惰性”并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而主要是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制度造成的。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学行为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教材写教案,上课复述知识,天天批改作业,定期组织考试等,无须教师去自主学习,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