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索号: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 总目录
A01)
第二卷 变电工程 (检索号:382-B(S)14216K-A02)
第三卷 线路工程 (检索号:382-B(S)14216K-A03)
第一册 南木林- 110千伏线路工程
(检索号:382-B(S)14216K-A0301)
第二册 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及10千伏系统配套工程
(检索号:382-B(S)14216K-A0302)
第四卷 通信工程 (检索号:382-B(S)14216K-A04)
第五卷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部分 (检索号:382-B(S)14216K-A05)
第一册 总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检索号:382-B(S)14216K-A0501)
第二册 变电工程投资估算 (检索号:382-B(S)14216K-A0502)
第三册 线路工程投资估算 (检索号:382-B(S)14216K-A0503)
第四册 系统通信工程投资估算 (检索号:382-B(S)14216K-A0504)
第六卷 选址选线报告 (检索号:382-B(S)14216K-A06)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目 录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主要设计原则 1
1.3 建设规模 3
1.4 选址过程 3
2 系统部分简述 7
2.1 建设必要性 7
2.2 110kV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9
3 建站选址 10
3.1站址方案的技术条件 10
3.2 站址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19
3.3 推荐结论 22
4 规划选线 23
4.1 站址规划选线 23
4.2 各站址线路部分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24
4.3 线路路径及走廊规划推荐意见 25
5 变电站工程设想 27
5.1 建设规模 27
5.2 电气主接线 27
5.3 总平面布置和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28
6 大件运输 30
6.1 主变压器运输参数 30
6.2 主变运输路线 31
7 环境保护 32
7.1 站址环境概况 32
7.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32
8水土保持 33
8.1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责任范围 33
8.2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33
8.3 综合分析 34
9 结论 35
10 附件 36
11 附图 38
1 概述
设计依据
1.3 建设规模
1)主变容量:本期:1×10MVA 终期:2×10MVA;
2)110kV 出线:终期4 回,本期 2回;
3)35kV 出线:终期8回,本期5回;
4)10kV 出线:终期10回,本期5回;
5)低压无功补偿:
并联电容器组:本期2X1500kVar,终期4X1500kVar;
并联电抗器组:本期2X1500kVar,终期4X1500kVar;
1.4 选址过程
接到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设计中标通知书之后,公司迅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110kV变电站选址前的准备工作,会同公司里的领导及专家就拟建 110kV变电站站址进行多处踏勘,资料收集。
在 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的带领下,会同 县水利局、 县国土资源管理局、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镇人民政府相关人员和我公司设计人员共同到 镇进行现场踏勘工作。就电网布局、负荷状况及供电范围、地理位置、水文地质、线路走廊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细致比选论证,结合 县政府的远期规划,先后选择了 镇3村查朗路东侧和 镇3村省道S203东侧两处拟选地,并分别作为首选站址方案和备选站址方案,其它站址由于场地过于狭小,场地坡度过大,进站公路引接非常困难等被现场否定。
1.4.1 选址选线原则
变电站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县规划,土地征用,出线走廊,交通运输,水文,地质,环境影响和生产、生活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具体说来,就是要:
1)符合电网规划的布点要求,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尽量降低线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2)符合当地的城乡建设规划,不占用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或有开采价值的矿藏。
3)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减少拆迁,障碍物清理工作。
4)充分考虑进出线条件,留出线路走廊,避免或减少线路的相互交叉跨越。
5)站址交通运输应方便,减少进站道路长度,避免建造桥梁等设施。
6)具有适宜的地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