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刘桢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刘桢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摘 要:在建安文坛上,诗歌、辞赋、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体裁,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诗歌。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五言诗方面成就颇高。刘祯的诗歌,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盛誉,而且也倍受后代诗人和评论者的称赞。然而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刘桢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似乎略显薄弱。现基于刘桢现存无多的作品,分析其诗歌艺术手法中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关键词:刘桢 诗歌 艺术手法 刘桢(?—217 年),字公干,东汉末宁阳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坛上就已经享有盛誉,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之善者,妙绝时人”。①钟嵘则给予了刘桢五言诗更高的评价。《诗品》卷上“魏文学刘桢”云:“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很少。然自陈思已下,桢称独步”。②《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中评价他的诗为:“思健功圆,以特有的清新刚劲,为人们所激赏。”刘桢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4 卷、《毛诗义问》10 卷,但如今都已亡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幹集》存诗 15 首,为本文研究之蓝本。 刘桢现存诗歌作品数量稀少,无疑给研究刘桢诗歌带来了巨大困难,目前学界对刘桢诗歌研究的现状之薄弱大概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是说刘桢的诗歌作品就不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仔细探讨了。窥豹一斑,依照这 15 首诗歌还是可以对刘桢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一个大致了解,概括地说,刘桢的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表达手法 诗歌的主旨是抒情达意,建安诗歌更以抒写壮志或者表现愁怀为主,然而情感和志向往往是抽象或难言的,于是,建安诗人已经注意了运用多种手段将要抒写的情感和志向在清楚明白的基础上更生动、更形象、更感人。刘桢的诗歌处处体现了多种手法的运用。 ①李 善,《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4年,下第591页。 ②陈延傑.《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第21页。 以景衬情 以景衬情的手法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成功的运用。如《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王夫之《姜斋诗话》评之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但这样高明的手法完全是诗人当时情兴所至无意得来,看不出有什么作用的痕迹,属于即景生情。大凡民歌中情景交融的手法都是如此。汉大赋中也有很多写景状物的内容,但其中的景和物多是诗人想象、虚构出来的,而且它是作为“劝百讽一”的手段出现的景、物与情相脱节。到了魏晋,诗歌中对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就比民歌清醒明确,也比汉大赋真实生动。这一特点在刘桢的《赠五官中郎将》两首中展现得淋璃尽致,其云: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址慰我身。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便复为别辞。游车归西邻。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 (其二)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其三) 两首诗都主要于叙事之中抒发感情,同时用特定的坏境进行烘托,事、情,景自然融合。诗人的这些情感是自然真实的,这与刘桢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故作品中的感情也往往是即事而兴或即事而起。第二首,写诗人自己“沉痼疾”,在漳河边养病数月,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曹王亲往慰问,为诗人的生活注入了一丝光亮,朋友的探视关怀与真心照顾,。让病榻上的诗人倍感欣慰与感激,相聚时多么亲密,分离又多么让人无奈,只能相约来年春天再会,临别时不忘相互勉励与祝福,君臣间的相知相遇之情实在让人感动诚如陈柞明所说:“楚楚直叙,情自宛切,句亦俊快”。①既然相约在阳春时见面,诗人便苦苦等待,但到了秋天仍不见曹王到来,所以又作诗抒发思念之情。第三首诗以悲秋开篇,诗中又反复渲染着凄寒的秋风,满庭的白露,面对这样的景象,作者不由得想到“岁月欲弹”而自己却毫无功业,朋友要去出征,将要独自去面对重重困难,但自己不能为其分忧,也不能为国尽力。想到这里,不觉凄凉与悲哀已沁满肺腑,继而泪落沾衣。这首诗颇能代表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风,其中的“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正是“慷慨”二字极好的注释。与前贤一样,诗人常常借时令变化的意象来表现人生苦短美人迟暮 ①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0册,第701页 的感慨:“四节相推斥,岁月忽欲耽”(《赠五官中郎将》其三)“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赠五官中郎将》其一)这些诗句都很好地表明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