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科学视野 能量转化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地球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都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 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的地方,植物格外繁茂,各种生物就会非常繁荣,热带雨林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气候寒冷、降雨很少的地方,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凉而冷寂. 结合自身的生活,谈谈你对生物能量转化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利用 那么,人类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巧妙地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创造了五光十色的物质文明? 柴草时期: 从火的发现到18世纪产业革命期间,树枝杂草一直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柴草不仅能烧烤食物,驱寒取暖,还被用来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人类冶炼技术是以铜为先,是因为铜的沸点比较低,考古学已证实在公元前3000年,亚、非、欧广大地区已普遍掌握了用木炭炼铜的技术。金属材料的出现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化石能源时期: 煤炭的利用主要从18世纪中叶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的发展,使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东、北非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大油田,每吨原油产生的热量比每吨煤高一倍。特别是石油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等是汽车、飞机用的内燃机燃料。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石油天然气的利用。 多能源结构时期: 这是未来将见会出现的新能源利用的时期。可再生能源和情洁能源将被人类广泛利用,从而替代现在所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也将成为能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然是化学反应,核能、太阳能等的利用取决于新型材料的合成与开发。因此,能原的开发和利用是离不开化学。 1.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 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 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 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 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 课堂小结 高考链接 1. (06全国卷) CH4 (g)+2O2(g)=CO2+2H2O(l)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 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 比是( ) A.1 ∶ 1 B.1∶3 C.1∶4 D.2∶3 2H2(g)+O2(g)=2H2O(l) B 3.(07上海卷)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 ; H2(g)+Br2(g)→2HBr(g)+Q2 ;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l)具有的能量 BD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2.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H2反应, 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2时,放出热量最多 的是( ) A. Cl2 B. Br2 C. I2 D. S A 课堂练习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 的化学键要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