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略性引进,央企当执牛耳 “云南石林1兆瓦CIGS商业化电站的建成发电,带给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也使我们感到了问题的急迫。” 北京桑林蓝天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义表示,建设1兆瓦的CIGS电站可以进口德国MANZ公司的产品。但要达到CIGS几十兆瓦级的电站,赶超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技术水平,则是长期依赖进口所能够不现实的。 如果中国不能拥有CIGS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我们将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 在已有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如何开启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实现产业化,将考验我国产业战略决策的勇气与智慧。 打好引进基础 薄膜电池又分硅基薄膜、碲化镉和CIGS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硅基薄膜转换率低,寿命短,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不接受,国际市场更不可能大规模应用。碲化镉薄膜技术掌握在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手中,不向中国转让技术。 只有CIGS薄膜电池,其核心技术虽然掌握在德、美、日手中,但其产业化规模不大,并且以德国研发为主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正在有意寻找更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以及技术转让。 同时,在中国也有部分科研单位和企业对于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有了一定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尽管技术尚不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对于国际先进CIGS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研发的能力。 适时引入国际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打破制约中国CIGS技术发展的瓶颈,成为我国尽快掌握CIGS核心技术的重要机遇。 那么,在世界众多CIGS研发企业中,具体选择哪一套技术工艺呢?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为中国看清目标带来了机遇。在市场萎缩和投资退潮的危机环境中,只有实力更强、产品质量更高、成本更为低廉的企业才能够生存。 美国Solyndra和Solopower公司,在获得联邦政府能源部重点贷款不到一年后,因受困于研发路径和产品产业化的缺陷而宣布破产。 在欧洲,德国的两大太阳能巨头Q-cell和Centrotherm,也因技术路线错误和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宣布破产保护。 目前,只有德国Manz公司抵御住了市场的冲击,并在CIGS技术研发上,实现了经济化量产,并且在实验室中创造了20.3%的CIGS太阳能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的世界纪录,其商业转化率也达到了13.5%,良好率接近80%的水平,在成本、发电量和稳定性等多项技术指标上,形成压倒传统晶硅切片电池的优势。 王晓义表示,在经过长达2年的技术比对后,我们最终决定选用产业化更加成熟,且拥有一整套核心研发、生产、装备技术体系的德国MANZ产品,走好中国CIGS电站建设的第一步,为中国在整体核心技术上的跨越打好最坚固的基础。 背后的大战略 通过石林1兆瓦CIGS太阳能薄膜电站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投资的实践证明,CIGS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稳定程度和利润预期已经大大优于传统的晶硅产品。 发电量同比晶硅产品高出10%?15%,且没有衰减情况,即使在高温条件下,发电功率依然稳定;CIGS薄膜外观色彩柔、形状可塑性强,在幕墙外装饰、屋顶电站等方面更适合建筑一体化需求。 在CIGS技术的低成问题上,尽管目前每瓦进口价格达到10元,但是,随着国产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单厂规模为220兆瓦时,CIGS成本能达到0.55美元/瓦,在单厂规模为500兆瓦时,成本仅为0.35-0.40美元/瓦。届时,其发电成本也将达到0.4元/千瓦时的水平,几乎达到常规能源发电的价格水平,实现清洁能源平价上网目标指日可待。 但是,如何实现CIGS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国产化,并且真正拥有中国的核心知识产权呢? 王晓义在思考着其CIGS电站的未来,梦想着一条实现中国技术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站平价发电的路径。 然而,CIGS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它的特征是必须具备2000兆瓦以上的产业规模,才能拉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其匹配。 产业特点决定中国在总结过去十年的光伏发展的辉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能再重走企业小打小闹,分散化的产品引进、设备引进,重复建设、最后大打价格战的老路。这样,中国不仅不能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反而处处受制于人。 “在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制订的“十二五”光伏规划目录中,已明确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的突破。我们现在只是做了应用的突破,但在产业化方面还是空白。” 王晓义希望,中国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中央企业应该在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中,担当更多的责任。 央企当执牛耳 目前,央企中的五大发电集团和中节能、中建材都已经涉足光伏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