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讲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诸子中的代表作有: 《淮南子》,西汉刘安编著; 《论衡》,东汉王充所撰;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这些著作大都柔和了先秦诸子各家的学说,儒、释、道兼有,传达玄学思想。 2.汉魏六朝诸子: 王充 * * * * * * * * * * * 第七讲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一、汉语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及其神韵 1.单音词和双音词弹性组合,灵活运用而成音句; 2.循自然事理之势巧为推排为句; 3.于音节铿锵之中传达交际意念。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汉语的神韵 神韵者,精神韵致也。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 一座“叫春”的城市(宜春) “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但见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水浒传》) 1.上古初民所采用的原始记事方式有: 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 大约在距今4500-5000年左右,出现了文字。 西周名都镐京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 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一、从原始记事到文字产生 大致顺序是: 图画文字--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 二、汉字形态的转变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有80%是形声字。 最初的造字过程是观物取象的过程。 汉字逻辑框架的核心是表意。在汉字的表意功能不断完善中,汉字的结构形态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历时层面来说,汉字的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符号化的嬗变过程。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一、古代的书籍 1.简策,是上古时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简就是一竹片,策就是用牛皮或线将多片编连起来的竹书。 2.金刻、石刻: 金刻是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铭文; 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 以碑文当作书籍是流传甚广的形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十块石鼓文。 3.缣帛: 古代一种质地很薄的丝织品。在发明纸以前,常在缣帛上写字,称帛书。 西汉帛书 ④纸张: 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 二、雕版与活字印刷 雕版又叫刻板,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上文字或图形,使之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再在底版上着墨印刷。 活字印刷术: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一、享誉世界的中国八大文化典籍: ①《周易》 ②《道德经》:即《老子》 ③《孙子兵法》 ④《本草纲目》 ⑤《三国志》 ⑥《红楼梦》 ⑦《菜根谭》 ⑧《三字经》 二、中国古代典籍: 一、经学著作 《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孝经》、《论语》、《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孟子》合为十三经。 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还有类书和丛书。 二、史学著作 1.纪传体: 所谓“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开其先例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为本位,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历代史学家依仿此体例撰制了大量史书,形成了一个贯通古今,连续不断的庞大的纪传史籍体系。古代所谓“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二十六史也是纪传体。 按照年、时、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迹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史。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史体。孔子编订的《春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鲁国太史左丘明撰写的《左传》也是编年体。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使编年史得到飞跃发展。 2.编年体 3.纪事本末体: 这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侧重完整的叙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明清两代效法袁枢的写法的。 4.政书: 政书是以事类为中心的,技术典章制度的史书。典制通史创始于唐代杜佑的《通典》。 5.史评: 包括史书评论和史事评论。清代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是史事评论的代表作。唐代的刘知己的《史通》则是史学评论的代表作。 三、诸子百家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诸子”是指先秦至汉初的各学派的著作。 (1)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