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中国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迁及其变化趋势(三大阶段)? 2、中国近现代饮食文化的变迁情况? 3、中国近现代居室建筑的发展变化及 其阶段特征? 4、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的变革情况? 一、服饰变化 思考: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 为例,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趋势 二、饮食变化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西餐文化的流入 1、时间: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五、影响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重点) 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2、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随堂练习 1、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干部服”的是下列哪种服饰 ( ) A. 西装 B. 列宁装 C. 制服装 D. 中山装 2. “四合院”一般是哪一地区的典型民居 ( ) A. 上海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两广地区 3、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 )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 下面不属于民国时期变化的风俗是 ( ) A. 剪辫 B. 火葬 C. 放足 D. 握手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 * 阶段 代表服饰 1840—1949 1949—1978 1978— 至今 男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旧式与新式) 男装:列宁装、军装、干部装 女装:列宁装、军装、干部装 男装: 女装: 多样化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干部服列宁装 绿军装 现代服装 女子 旗装 改良旗袍上衣下裙 干部服列宁装 绿军装 现代服装 趋势: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时代特征 服饰特征 表现 阶段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 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政治色彩强烈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多元化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旗袍 列宁装 “干部服” 绿军装 异彩纷呈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山东 广州、潮州等 四川 扬州、南京、镇江等 2、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后 (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2)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动脑筋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有哪些?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2、近代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 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 3、大城市出现高级公寓和别墅式洋房 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 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洋房里弄——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 鸦片战争后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 (2)称谓: (3)婚姻: (4)葬礼: 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先生、君 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传统婚姻主张“天作之合”、“八字命相” ,重视双方的五行八字的配合,力求五行相生,八字和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等。 清末新式婚礼 40年代,地点从教堂转移到照相馆,也只有新娘与新郎2人了。 50年代到70年代,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年代,结婚照都是这个形式。 上个世纪80年代,又穿上了婚纱,在照相馆里假背景下的婚礼 文革期间,农民手持铁锹的婚礼. 现代中国人的婚礼 民国政府:迫令放足 由绣花鞋到主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