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讲课时提升作业(五)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五)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2013·莆田模拟)“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4.(2013·泉州模拟)李泽厚这样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人物:“一代天才最后落得如此悲惨、被动,是由于他不可能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带给他的深刻印痕。”李泽厚评价的对象最有可能是 ( )
A.孙中山 B.洪秀全
C.康有为 D.陈独秀
5.(2013·宁德模拟)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7.(2013·泉州模拟)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
时期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8.(2013·淮北模拟)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9.(2013·莆田模拟)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0.(2013·南平模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班同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总结了四句话,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符号变了,时代换了 B.皇帝倒了,清朝完了
C.习惯改了,风俗新了 D.民权有了,国家强了
11.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 )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国实现国民当家作主
1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 )
A.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