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谐文化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探析.doc
和谐文化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探析
作者:宋联可,杨东涛,魏江茹
摘要:工作家庭冲突、亚健康、心理疾病、甚至“过劳死”等社会问题,是由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现代人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引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解决突现的和潜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不平衡文化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工作生活质量差直接引发“过劳死”等社会问题。和谐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从和谐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两方面探析,提出创建和谐文化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和谐文化 工作生活质量 过劳死
一、工作生活质量现实问题与文献回顾
2005年1月,短短四天之内,清华大学36岁和46岁的两位教师相继病逝;2006年5月,华为公司25岁员工胡新宇因过度加班导致心力衰竭而亡……近年来,频频传出我国优秀人才英年早逝的噩耗,甚至《环球时报》、《韩国经济》等称中国人工作时间全世界最长,“过劳死”一年60万!
“过劳死”是指因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日本是“过劳死”最严重的国家,这一现象正在全世界
蔓延,中国的现况也越来越令人不安。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进入世界“长寿国家”的行列,与此同时,一些特殊人群的寿命却在缩短。1991年到1996年对中国科学院的调查显示,在职科学家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2.23岁;2002年对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的联合调查表示,新闻工作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数据表明,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人群,其中有70%是知识分子……不平衡的工作环境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其最终结果是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过劳死”是一种极端表现,亚健康、心理疾病、工作家庭冲突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欧美国家早已注意到工作对员工的影响,以及员工感受对工作产生的反作用,从而提出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概念,并且许多国家相继开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
一些学者和机构曾尝试定义工作生活质量。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指出:“工作生活质量对于工作组织来讲是一个过程,它使该组织能让处在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地参与营造组织环境,塑造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个基本过程基于两个孪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改善雇员工作生活质量”(Daniel,1983)。Nicholson(1995)将工作生活质量定义为涉及到员工对工作的反应,特别是与工作满意、心理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个人成果。于静(2002)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指工作环境与工作所有者之间的匹配程度。贾海薇等(2003)学者认为工作生活质量就是一个组织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促使员工更多地发挥创造力,增强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获取更高境界的满意感,从而实现组织目标高效完成。这些定义强调工作生活质量要兼顾组织和员工双方面,实现工作环境与员工匹配,通过工作满足员工身心需要,以提高员工绩效,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作者定义工作生活质量:是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员工与工作环境匹配,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绩效,降低甚至消除工作给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最终实现组织和谐的过程。
二、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要实现全社会的和谐,首先要实现组织的和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相应打造和谐组织,其基本内容包括:培育组织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氛围,让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促进组织和谐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构建和谐组织的核心工作是创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从各层面影响组织成员,全面实现组织和谐。
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前五个特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六个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组织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应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在西方追求利益的思想影响下,工作环境过于压抑、人际关系过于紧张,导致工作生活质量下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