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手法.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手法

第三章 手法 第一节 概要 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 1、有些手法虽然在名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和成人相似,但在运用时,其手法刺激强度,节律,频律,操作步骤和要求却完全不同,如推法。 2、有些手法只用于小儿,不用于成人,如运法、捣法、复式操作法等。 3、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的最大区别,还在于复式操作法。 4、在临床应用中,小儿推拿手法经常是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的。如推上七节骨,摩腹,揉脐,捣小天心等。 5、手法在操作时,都要选用介质。如姜汁、薄荷水、滑石粉、按摩膏等,以保护润滑皮肤,增强手法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二、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是均匀、柔和、平稳从而达到深透作用。 各种不同的手法又有它自己的要求,如推法要轻快,频率每分钟约200次,但要轻而不浮,快而着实;摩法则要均匀柔和,做到轻柔不浮,重而不滞;掐法要即快又重;拿法要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拿法和掐法刺激较强,次数不可太多,通常放在治疗最后操作。各个部位的摇法应争取患儿的配合,在放松体位下进行。 第二节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小儿推拿的补泻,是由手法刺激的强弱,手法在穴位上操作的方向,手法操作的时间和频率,所选穴位的功效等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手法的强弱 根据手法作用于体表穴位上力的大小,或刺激的强弱分手法补泻。凡力量小,刺激弱,轻快柔和的手法谓之补法; 凡力量大,刺激强的谓之泻法。如掐法、拿法、按法。 二、手法操作的方向 小儿推拿特定穴是小儿推拿学的特点之一。这些穴位以特定的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性质。根据穴位点、线、面状分布的规律,手法操作分为直线和旋转方向两种。直线方向的操作主要用推法。如分布在手掌的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其补泻方向均相同,即向指尖推为泻,向指根推为补,唯肾经与之相反。 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如中脘、三阴交等,它们共同的补泻规律是顺经络走行方向推为补,逆经络走行方向推为泻,来回顺逆方向推属平补平泻。 三、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推拿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数量的多少,或频率的快慢,是衡量运用手法补或泻的有效治疗量的标准之一。适当的推拿次数和频率,能使疾病很快痊愈;相反,次数少,时间短,达不到治疗量就达不到治疗作用;而次数过多,频率过快则无益身体,反而有害。对年龄大,体质强,病属实证的患儿,手法操作次数则多,频率较快;年龄小,体质弱,病属虚证的患儿则相对次数少,频率较慢。 第三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环行推动,称为推法。推法分直推、旋推、分推、合推法四种,其中以直推法临床应用最多。 (一)操作 l.直推法 术者用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每分钟推150~250次。 2.旋推法 术者用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旋转方向推动,速度较运法快,用力较指揉法轻。每分钟推150~200次, 3.分推法 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一字形或“↙·↘”八字形方向推动。分推20~50次。 4.合推法 又称合法,是分推法的反向操作。术者用拇指罗纹面自两旁向一点推动合拢,推20~50次,见图3- 2.鱼际揉法 术者以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带动着力部分在治疗部位上作和缓,小幅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揉动,使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3.掌揉法 术者以掌心或掌根着力,吸定在治疗部位上,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部及着力部分连同前臂作轻柔和缓,小幅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使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二)动作要领 1.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做回旋活动。指揉法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时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2.操作时压力要均匀着实,动作宜轻柔有节律。 3.操作频率每分钟160~200次。 (三)注意事项 操作时,手吸定皮肤不离开,不要在皮肤上摩擦。 2.揉动力量和幅度要适中,不宜过大。 (四)临床应用 揉法刺激量小,作用温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拇指与中指单指揉,可用于全身点状穴位或各部位;食指、中指二指揉,多用于双侧背俞穴和天枢穴;三指揉用于膻中加两乳旁穴或脐和两侧天枢穴。鱼际揉用于面部;掌揉常用于脘腹、腰臀部以及四肢肌肉丰厚处。具有调和脏腑,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揉法常与按法、掐法等配合使用,组成按揉法、掐揉法等复合手法,如按揉百会、按揉中脘;掐揉二扇门、掐揉小天心。揉法还常在掐法后使用,即掐后继揉,如掐揉四横纹、掐揉五指节,缓解强刺激手法的不适作用。 三、按法 用手指或掌按压在体表,逐渐向下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根据着力部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