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的中国专家建议》—他汀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的机制和证据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的文献报告 1 防治冠心病方面: 已发表的5项著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包括: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 胆固醇与再发事件研究(CARE) 普伐他汀长期治疗缺血性疾病研究(LIPID) 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 德克萨斯空军冠状粥样硬化预防研究 (APCAPS/TEXCAPS)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的 文献报告 以上五项研究被誉为是冠心病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其共同结论是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可使TC、LDL-C、和TG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其中最显著的是LDL-C有大幅度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尤其是总体病死率显著降低,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如肿瘤、自杀)并未增加。 这些研究充分肯定了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的临床益处,并明确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的文献报告 2 关于高血压降压联合调脂治疗 ASCOT实验(欧洲最大规模的前瞻,随机降压联合调脂治疗的终点研究) 入选19342例 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年龄40-79岁及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除降压外,用立普妥10mg/d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的文献报告 结果表明显著降低了心脏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生。 研究表明对TC正常或轻度升高的高血压病人在降压的同时坚持降TC可带来额外的心血管益处。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的文献报告 PHYLLIS试验,首次干预高血压多种危险因子临床试验。 入选508例 年龄45-70岁 血压150-210/95-115mmHg LDL-C 160-200mg/dl,颈动脉斑块形成 年均随访32个月 分4组 蒙诺 利尿剂 利尿剂、普拉固40mg/d 蒙诺、普拉固40mg/d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的文献报告 结果后两组LDL-C明显降低,蒙诺组LDL-C也降低,蒙诺加普拉固组HDL-C增高,除利尿剂外,其余三组颈总动脉分叉处的8个不同点的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最大平均值及分叉部动脉IMT的最大平均值均降低。 结论:蒙诺有轻度降低LDL-C的作用。 蒙诺和普拉固均有抗早期动脉硬化作用。 为什么要《建议》? 心与脑的对话:神经科医生的尴尬 神经科医生在血脂问题认识与心内科医生有差距 血脂与冠心病关系明确,有可操作的指南 血脂与卒中关系有争议,缺乏可操作的指南 有关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病相关研究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交替出现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与冠心病尽管相似但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神经科需要关注血脂(从全身疾病的角度) 06年7月至06年9月 经过了4次的专家讨论完成《建议》 《建议》主要的参考文献 SPARCL(积极降胆固醇治疗预防卒中再发) 《新英格兰杂志》2006年8月10日发表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和一级预防指南的更新版2006年2月和6月ASA发表 NCEPATPⅢ指南的补充说明 2004发表 即将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他汀安全性工作报告 2006年4月美国脂质学会NLA 各种他汀的META分析资料 血脂与脑血管病 血脂异常与卒中是否具有相关性存在着矛盾与争议。早期一些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报道较低水平血胆固醇浓度可能与出血性卒中的高风险有关,降低血胆固醇可能增加出血性梗死的危险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低的人群脑实质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Iso等人统计了350977例成年男性病人,发现出血性脑血管病在胆固醇 低值时多发,与TC?4.14mmol/L者相比TC水平较低者的颅内出血死亡率增加3倍.TC?7.23mmol/L时,非出血性卒中死亡率增高. 血脂与脑血管病 芬兰的一项研究中认为,TC是男性人群中继高血压之后预测卒中死亡的第二个危险因素,TC每增高1mmol/L卒中死亡的风险比(HR)为1.12,而在女性人群中则无此相关性. 关于缺血性卒中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自从CT,MR应用以来报道很多,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CT,MR所见,未明确区分是皮层支梗死,还是深穿支梗死.也未区分是颅内血管病变还是颅外血管病变.方法学上也比较落后,距标准化要求相差很大.对照组也不够科学,因此,所得结论不尽相同. 血脂与脑血管病 亚太队列协作研究纳入352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药炮制实训指导.doc.doc
- 《基础会计(原初级会计学)(第12版)》课件 秦玉玺 第7-13章 会计账簿-会计管理相关工作规范.pptx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研究.pdf VIP
-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2025年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300问.pdf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pdf VIP
- 护士岗位职责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教资试题电子版(14套).pdf
- 2024《中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9400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