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介绍.doc

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 1 一 从施坚雅到郝若贝:“区域研究”引出中国同一性质疑 2 二 从亚洲出发思考:在亚洲中消融的“中国” 3 三 台湾的立场:同心圆理论 5 五 后现代历史学:从民族国家拯救甚么历史? 8 六 如何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中国? 9 结语:历史、文化与政治,中国研究的三个向度 11 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   也许,“中国”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   在我们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冠以“中国”之名的著作,仅仅以历史论著来说,就有种种中国哲学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等,在我们的课堂里,也有着各式各样以中国为单位的课程,像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文化等等。通常,这个“中国”从来都不是问题,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里面,使用着“中国”这一名词,并把它作为历史与文明的基础单位和论述的基本前提。可是如今,有人却质疑说,有这样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中国”吗?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它能够有效涵盖这个曾经包含了各个民族、各朝历史的空间吗?各个区域的差异性能够被简单地划在同一的“中国”里吗?美国学者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一部很有影响,而且获得大奖的中国学著作,名称就叫《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个美国评论者指出,这部著作的诞生背景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国族主义情绪高涨和族群关系日趋加剧的地区”,因此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及其历史脉络,而这一问题直接挑战的,恰恰就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1。这些过去不曾遭遇的质疑,可能使这个天经地义的“中国”,突然处在“天塌地陷”的境地,仿佛真的变成了宋词里说的“七宝楼台,拆来不成片段”。本来没有问题的论述如今好像真的出了问题,问题就是:“中国”可以成为历史叙述的空间吗?   至少在欧洲,对于民族国家作为论述基本单位的质疑,是出于一种正当的理由,因为民族国家在欧洲,确实是近代以来才逐渐建构起来的,它与族群、信仰、语言以及历史并不一定互相重迭,正如福科(Michel Foucault)所说,地图上的国界只是政治权力的领属空间,而作为政治领属空间的国界也不过就是地图上的国界2,与其用后设的这个政治空间来论述历史,不如淡化这个论述的基本单位。所以,就有了类似“想象的共同体”这样流行的理论3。至于“中国”这一历史叙述的基本空间,过去,外国的中国学界一直有争论,即古代中国究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民族─文明─共同体”,还是从来就是一个边界清楚、认同明确、传统一贯的“民族─国家”?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者来说,很长时期内,这似乎还并不是问题,因此也不屑于讨论。   应当承认,超越简单的、现代的民族国家,对超国家区域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研究,是一种相当有意义的研究范式,它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切合“移动的历史”本身。而且,也不能要求欧美、日本的学者,像中国大陆学者那样,出于自然的感情和简单的理由,把“中国”当作天经地义的历史论述同一性空间4,更不能要求他们像中国大陆学者那样,有意识地去建设一个具有政治、文化和传统同一性的中国历史5。所以,有人在进行古代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描述时,就曾经试图以“民族”(如匈奴和汉帝国、蒙古族和汉族、辽夏金和宋帝国)、“东亚”(朝鲜、日本与中国和越南)、“地方”(江南、中原、闽广、川陕)、以及“宗教”(佛教、回教)等等不同的观察立场(当然,也包括台湾目前的“同心圆”论述),来重新审视和重组古代中国的历史。这些研究视角和叙述立场,确实有力地冲击着用现代领土当历史疆域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做法,也改变了过去只有“一个历史”,而且是以“汉族中国”为“中国”的论述。但是,需要问的是,这种似乎是“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方法和立场本身6,是否又过度放大了民族、宗教、地方历史的差异性,或者过度小看了“中国”尤其是“汉族中国”的文化同一性?因为它们也未必完全是根据历史资料的判断,有可能也是来自某种理论的后设观察,比如现在流行的后殖民理论的中国版,那么,它背后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如何理解?特别是,作为中国学者,如何尽可能地在同情和了解这些立场之后,重建一个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心话题。 一 从施坚雅到郝若贝:“区域研究”引出中国同一性质疑   1982年,郝若贝(Robert Hartwell)在《哈佛亚洲研究》上发表了题为《750-1550年中国人口、政区与社会的转化》(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50-1550)的论文,他认为中国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