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第十二章血清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讲解.ppt

w第十二章血清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述 注意事项 测定离子钙最好用血清标本。当急需测定结果时,可用肝素化全血。血浆肝素浓度达到30 U/ml 时,能使离子钙浓度降低3 %~5 %,肝素综浓度应控制在15U/ml。 血标本应密封储存,防止其中二氧化碳丢失致使其pH 值增加,而钙离子浓度下降。标本置4 ℃可稳定6h ,储存时间过长,血内乳酸积聚,一方面乳酸根阴离子与大约相等的钙离子螯合使离子钙浓度下降;另一方面氢离子可使白蛋白释放出钙离子,从而增加钙离子浓度。 碱性试剂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使试剂pH 值下降。 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铁、铜、锌、锰、钴、碘等,作为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2.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铁、铜、锌、锰、钴、碘等缺乏时可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智力低下。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铜、铁、锌、锰、铬等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可引起内分泌功能失常。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铁、铜、锌等缺乏时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5.对心血管疾病及创伤的影响 适量的锌、锰、铬、硒等元素有利于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如食物中的锌/镉比与高血压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三)微量元素对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影响 多种微量元素还能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故有利于创伤的愈合和疾病的恢复。 1、微量元素的缺乏症与过多症 缺铁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 克山病,大骨节病 龋齿 血色沉着病 Wilson 2、微量元素与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3、微量元素与职业病:接触砷过多引起砷性皮肤癌 第二节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测定 血清钙、磷、镁的测定 尿液钙、镁、磷的测定 铁、铜和锌测定 一、血钙测定 测定方法 物理法 火焰光度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化学法 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 比色法(邻甲酚酞络合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酶法 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离子钙测定 参考范围:1.10~1.34mmol/L 在评价钙的生物学活性方面,以测定离子钙为佳。但从反映机体钙的总体代谢状况来说,总钙测定更为客观,两者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迅速、简便、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影响因素:标本pH值的改变,添加剂,标本类型。 总钙测定 方法:滴定法、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酶法等 参考范围:2.03~2.54mmol/L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 决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 参考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常规方法: 邻甲酚酞络合酮法(O-CPC) [原理] 血清中的钙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蓝(MTB)结合,生成一种蓝色的络合物(612nm)。加入适当的8-羟基喹啉,可消除镁离子对测定的干扰,与同样处理的钙标准液进行比较,可求出血清总钙的含量。 甲基麝香草酚蓝法(MTB) [评价] 显色稳定,线性范围大,溶血、黄疸无干扰,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手工操作,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仪。 * * 钙、磷、镁代谢和调节 生理功能 微量元素与疾病 钙、磷、镁 钙、磷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氧、碳、氢、氮而居第五、六位,镁含量约居第十一位。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指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 一、钙、磷、镁代谢和调节 (一)钙代谢 1.钙的含量、分布和血钙 含量:约1~1.25kg,正常人血钙水平为2.25~2.75mmol/L 分布:99%的钙分布在骨组织,其余分布于体液和其它组织中。 血钙 可扩散钙: 非扩散钙: 占血浆总钙60%,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与血浆蛋白结合,占血浆总钙40%,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血浆中直接发挥生理作用的钙 离子钙 可溶性不解离的钙盐 临床上常测定血清总钙量以观察血清离子钙的变化情况,方法简便。 目前已可应用离子选择电极等方法直接测定血清中离子钙的浓度,其正常参考值为1.13-1.32 mmol /L 2.钙的吸收和排泄 部位: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进行的,以十二指肠上部吸收能力最强。 影响食物中钙吸收的因素: 吸收: 活性维生素D3-主动吸收 肠道pH值-偏酸时促进吸收 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 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年龄-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钙磷比例-2:1吸收最佳 排泄: 肠道:食物中未吸收的钙和肠道分泌的钙, 占人体每日摄入钙总量的80%。 肾脏:经肾排泄的钙占体内总排钙量的20%, 但尿中钙的排泄量随血液中钙浓度的变化而 增减,在调节体内钙平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