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屯域内的XX渠,基本上以沿岸直排的生活污水和雨水为主要水源,发生严重的水质污染。深度污染的河流水系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北京市河道还清指导思想相逆,其境内地表水体的环境治理问题迫在眉睫。 本工程项目,以XX屯XX渠受污染河道水体开展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示范。 / 28 * * / 28 / 28 / 28 / 28 / 28 第5章 水环境修复技术概述 / 28 * 主要内容 *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生态方法 设计作业 水体功能受损的主要特征是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伴随着水体浊度增加、透明度下降等,这些现象进一步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 28 5.1 物理方法 * 冲刷/稀释 曝气 机械/人工除藻 底泥疏浚 / 28 5.1.1 冲刷/稀释 技术要点:向污染水体引水,稀释污染物浓度,增加流域水资源量,加快污染水体流动。 应用情况:这种技术在国内外水污染控制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直接作用机制:加快水体交换,缩短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滞留时间,降低污染物浓度指标,使水体水质得到改善; 间接作用机制:加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沉积物-水体界面的物质交换,增加湖下层溶解氧含量,对底泥污染物释放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 / 28 5.1.2 曝气 显著提高河流下游水体溶解氧,起到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效果; 使水体底层溶解氧得以恢复,溶解铁、锰、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氮以及其他还原组分浓度大为降低; 有效限制底层水体中磷的活化和向上扩散,从而限制浮游藻类的生产力。 * / 28 5.1.3 机械/人工除藻 用机械/人工方法收获水体中的藻类,可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去除藻类及避免水华的发生。 在某些特定环境,利用自然动力收获藻类,可有效地减轻富营养化的危害。 太湖利用自然风能和湖流作用在水源区域建造富集藻类的专门设施,利用风力、湖流,收集藻类,避免“水华”阻塞取水口并引起水质恶化,取得良好的运用效果。 * / 28 5.1.4 底泥疏浚 底泥(水体沉积物)为水生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生境,是水环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底泥的重要功能: 1)底泥是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大部分会迅速转移到沉积物中; 2)污染物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转移和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底泥的影响,尤其是底栖生物可能从底泥中富集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 * / 28 水体污染的重要内源因素:底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在一定水体条件下可向水中释放,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治理对策:采取疏浚手段降低底泥的释放风险和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量,而沉积物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等也只能通过疏浚方法从湖泊中去除。 * / 28 5.2 化学方法 * 化学沉淀法 钝化法 方法原理: 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其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其形态和化学性质都产生变化。 根据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化学特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化学价态、存在形态等),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 酸碱中和法 化学除藻 / 28 5.2.1 化学沉淀法 作用机制: 1)铁盐、铝盐等化学药剂能够吸附或絮凝水体中的无机磷酸盐,产生共沉淀,降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磷的浓度,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2)铝盐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覆盖在沉积物表层形成“薄层”,阻止沉积磷的释放。 在荷兰的 Braakman水库和Grote Rug水库,运用该技术使水体总磷和藻类生产量大幅度降低。 * / 28 5.2.2 钝化法 作用机制:根据铝盐、铁盐、硫酸铝铁、钙盐、泥土颗粒和石灰泥等均能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 美国有一种称为CLEAM-FLOLAKE-CLEASETm的产品,是一种硫酸钙、硫酸铝和硼酸的混合物,可以沉淀水体中的铁和磷,同时也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和锰的水平,在许多不同湖泊和水库的应用中能成功地去除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 / 28 5.2.3 酸碱中和法 造成水体酸碱性变化的原因:酸性污水、大气沉降等造成水体酸碱度发生变化,影响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作用机制: 1)向水体中添加石灰进行酸碱中和,调整水体酸碱度。 2)加入熟石灰,可促进磷酸盐形成稳定的磷酸钙沉淀,控制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和叶绿素水平。 石灰材料包括石灰石(CaCO3)、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OH)2]。 投加石灰在美国、加拿大、挪威和瑞典等国广泛运用。 * / 28 5.2.4 化学除藻法 采用各种化学除藻剂,效果显著,但也最具有危险性。 除藻剂的化学成分均为易溶性的铜化合物(硫酸铜),或者螯合铜类物质,这些化合物对鱼类、水草等生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并且有致癌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的一些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