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类别 (一)依刺激反应分:刺激类化和反应类化 1. 刺激类化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其他刺激,虽然从未在条件反射建立之中出现过,但也能引起个体的条件反应。 2. 反应类化是指经过训练做出某种反应的人,在他原来的行为受阻或受到干扰时,会做出类似的反应。 (二)依训练层次分:特定训练计划中的不同刺激的类化和从训练情境到自然情境的类化 类化的应用 一、正用 (一)概念的获得 (二)良好情绪的养成 (三)警示作用 (四)正用举例 二、误用 (一)引发心理疾病 (二)类化错误,酿成祸端 (三)误用举例 影响类化效率的因素 一、训练情境与试验情境之间的类似程度 二、训练程度的高低 三、类化与工作难度 四、试验情境中的强化作用 五、学习者的个别条件(智能、态度和程度) 有效应用类化的要点 一、目标行为的选择 (一)教导目标行为的情境要尽可能地与我们所要求的行为发生的情境类似 (二)选择对人们有用,同时能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强化的目标行为 二、行为类化的实施 (一)循序渐进 (二)逐步教会学生自导原理类化 (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类化 三、强化的应用 (一)改变到新情境时,增加强化次数以抵消个体对从前的训练情境与新情境的辨别 (二)逐渐减少训练情境中的强化次数,使其减到比自然环境发生的还少 (三)保证有足够的强化力量,以维持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目标行为 拓展内容:行为分析理念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环境乃行为之源 物质环境。具体成分包括环境是否干净安全,周围是否有适宜的视觉材料,是否有与孩子年龄相宜的玩具和器械,是否有利于孩子与其他人群的交流等。这些物质性环境显然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正负两面的影响。一般来说,环境的结构程度越高,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也就越有积极性。如让孩子们(有时也是大人们)在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是睡觉,其长远的效果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并能消除许多问题行为的外在条件。家长可以随时掌握环境结构性的时间性条件的应用,比如,在孩子电脑边放一个图文并茂的提示:每次在电脑上学习或上网时间30分钟,一次帮助孩子增强控制能力。 社会性环境。包括家长之间的关系和家长本身的行为,家长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一致性,与孩子的关系,是否鼓励与其他孩子正常的交往,以及孩子与周围人的相容等。 后果为家庭教育之利器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与其大动感情,不如善用后果。后果是指伴随行为而来的强化和惩罚。比如有这么一条行为规律:人们都愿意做一些非欲之事,从而得到那些所欲之物。即你愿意每天起早摸黑地辛苦工作,是因为为了得到薪酬,或得到社会认同。而你的孩子更是如此,也许他们并没有从善如流的内在动力,但是,只要好的行为能够为他们带来所欲之物,那么他们很快就会领悟这种因果关系,从而“避恶趣善”。因此,让孩子懂得:选择一定的行为,就是选择一定的后果,这种行为与后果的内在联系要有一致性。也就是说,每当你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时,应该给予恰当的表扬和奖励,若出行为出轨时,让他们必须体验到后果,这样,孩子便可以预料自己行为的后果,谁不想要好的后果呢?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将这种行为与后果的内在联系付诸于实现。 强化比惩罚更有效 孩子的行为如果始终伴随着可欲的后果,那么,他们会从这些奖励性的后果中学到了大人和社会所认可的良好行为。但是如何实施区别性奖励的问题成了一个课题。所谓的区别性奖励,是指对有些行为进行奖励,而对其他行为不予奖励。它们可以分为: 区别性奖励非对象行为。只要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表现出预先规定的不当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励。比如“行为合同(Behavior Contract)”。 区别性奖励不相容行为。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做特定的行为。如果家长可以对与对象行为不相容的行为进行奖励,则孩子便可能没有时间去沉湎于问题行为。比如,有的孩子往往无事可干时做出些不良行为,如果家长奖励孩子的正当游戏并使之逐渐增加以后,孩子的问题行为会相应地随之下降。 区别性奖励低频率行为。这种干预方法并不要求完全消除对象行为,而是意在降低对象行为的发生频率。比如,有些孩子有不断地问问题的习惯,家长可以用区别性奖励的方法,奖励他过一段时间问一个问题的习惯,以此来达到控制这些行为发生频率的目的。 理解和分析问题行为 趋乐型问题行为。目的在于寻找刺激和增加快乐。比如以尖叫取乐。 避苦型问题行为。反常的发脾气哭叫或自伤等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痛苦或不时。 工具型问题行为。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或欲得到大人的关心而又不知如何表达或没法得到,于是就用不良行为作为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幼儿一哭叫,家长就将其抱起,以后便用哭叫作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目的。 逃避型问题行为。家长让孩子做功课,孩子大发脾气,家长便息事宁人;或家长让孩子做家务,孩子有意无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盗船长的史记.ppt
- 海底世界(定稿).ppt
- 海淀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doc
- 海淀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 海淀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doc
- 海淀区高三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生物.doc
- 海淀区九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doc
- 海淀区学第一学期期末九级物理试题.doc
- 海尔集团电器渠道分析.ppt
- 海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规划与设计.ppt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立才学校、梅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生物细胞》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Unit 7 【单元测试 · 提高卷】.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Unit 5【单元测试 · 基础卷】.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原卷版+解析).docx
- 牛津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全真模拟卷(深圳适用02).docx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