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点与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时候,自然思考的深度也会更加深入,自然就会出现对知识点关系的结构性思考,这种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就是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当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就是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巨大发展的时候。 二、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1、利用考点,加强知识复习 (1)夯实基础,更重能力提升 读书时要注意: ①宏观考察与微观深入相结合。 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规律及阶段特征等。 微观:把握历史史实、概念等。 ②政治、经济与思想全渗透。 ③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一不可。 系统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完整性:清晰把握中外历史阶段特征,形成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 引导学生高效自学,加强检查落实 第一,看书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第二,要带着问题看书,多比较、多联系。 第三,读有方法。读目录、课文、提示。 第四,读教材插图,锻炼读图能力。 2001年至今,林州一中共有109人考入清华北大,1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于成亮和第二名郝孟源均来自林州一中;2013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崔珍燕同样出自林州一中。 中国林州国际友好和平艺术节在林州一中 2016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探讨 林州一中 郝富春 一、高考怎么考 二、我们怎么备考 一、考试怎么考?1、近三年高考考查情况统计(全国卷1) (2)、必修通史统计表 2、近三年高考命题主要特点 (1)、古今纵向联系、中外横向比较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及对历史现象比较分析的历史思维能力。 注意比较类题型要答全面,说清楚要比较的双方分别是什么,不能只说一方。 (2)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回归教材。 前几年为遏制猜题押宝、题海战术,命题时采用大量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新情景设题,体现了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但在试题设计上呈现出与教材渐行渐远的趋势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试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 突出了基础性,重视与教材的衔接。 (3)突出历史主干知识考查。 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主线及时代特征。 ①中国古代各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及互相联系。 ②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③世界主要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史实比较。 (4)更加偏重考查历史认识(解释) 考查材料解读的试题稳定在10道左右,突出对历史材料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考查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的选择题占主流。2015年全国卷1中12道选择题里只有29/34两道题是考查历史史实。试题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点,选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学科能力。 12道选择题全部以社会现实、现象、现状为命题情境,突出历史学科“社会解释”的功能,没有纯粹的概念辨析题和理论解析题。历史学习在从历史“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过程中给人以“历史智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对考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学会“解释历史”。 (5)隐性考查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重社会经济发展,关注现实问题。 (6)题目材料的阅读量大为减少 题目材料的阅读量大为减少,尤其是选择题,目的是加大学生的思考量。涉及古文的情景材料全部经过改造,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试题比较重视考查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7)继续保持文化史的比重。 文化史在2013年以前所占比重比较低,2014年有重大突破,上升到37分,2015年为29分,仍然占到三分之一的比重。 (8)第41题开放性试题 41题是试验田,题型设置与去年又有不同。一改近几年论证类和说明、描述类的命题思路,首次出现“对……进行探讨”设问方式。 不拘泥于规制,重视史学能力的考查,具有明确的反猜题倾向,今后还会变,但方向不变,即能力考查不变。 注意事项:①信息:提取材料中一切能看到的有效信息,如时代、国家、事件等,尽可能多地写“显性知识”②说明:对提取到的有效信息进行拓展,如阐释原因、影响等“隐性知识”,对提取到的信息加以阐释、论证。③注意:不留空白,将所给区域尽可能写满,答案要点化、序号化。 (9)选考主观题命题规律 试题选材呈现多样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