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共42张)详解.ppt

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共42张)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识图题 对外开放格局 1.设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特点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 对外开放格局 * 今日长春 东北师大附中 刘屿 1.农村 2.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对内 改革 海南 经济特区 深圳 沿海开放城市 内 地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海 厦门 汕头 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厦漳泉三角区 环渤海地区 对外 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①目的 ②开展方式 ③作用 作用 (1)开始 (2)内容 (3)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内容 近代是被迫开放,今天是主动开放。 近代的开放造成中国的落后。今天的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厦门 有一座城市,既是近代最早的通商口岸, 又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没有生产积极性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统一劳动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收入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请同学们想一想,改革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什么体制? 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许多时候甚至是小人物创造的,发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便是最生动的例子——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 花鼓词 农村人民公社 改革前的小岗村 安徽:“乞丐大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小岗村的土地并不是不长粮,关键是体制限制了人们的积极性。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18日晚,在队长的带领下,小岗生产队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这一天,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的3名队干部。 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三名“包大胆”队干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a.安徽凤阳小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开展方式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作用 “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第二年,包产到户迅速燃遍了近5000万人口的安徽省大部分地区,粮食大幅度增产。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7.15亿公斤 1982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1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0年产粮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凤阳县般涯乡张湾村的老农陈立章家承包了18亩地,每年产粮2万多斤,收入近万元。“万元户”也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富裕的代名词。 农民丰收的喜悦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凤阳农民喜庆丰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邓小平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陕西长安县韩家塆村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大包干纪念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5年6月19日,大包干纪念馆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正式开馆,馆里悬挂着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