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粟作农业的发展历程考察 鼎盛期:约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间。 1、用于松土翻地的石铲等工具更加规范化,形态几乎和商周时期的同类器物没有什么区别。 2、比较普遍地发现有水井 3、食物结构中有 70% 为 C 4 植物,即粟、黍类食物的比例较之仰韶文化时期又有了较大增加。 4、养殖业也继续有所发展。猪、狗、鸡仍是主要家畜家禽,还有羊和牛。尤其猪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 一、粟作农业的发展历程考察 陶寺遗址出土的三角形大石犁 第五讲 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前 一、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探索 二、 中国史前农业的起源研究 三、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授课内容 一、农业起源原因问题的探索 自20世纪60 年代开始,国际学界认识到,农业起源不是发明或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研究的范例开始从寻找最早驯化的植物种子,转向探讨狩猎采集经济为何向粮食生产转变的原因和动力机制。 一、农业起源原因问题的探索 人口压力理论 竞争宴享理论 富裕采集文化理论 社会结构变迁理论 二、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研究 目 次 一、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 二、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一、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 20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形成了外来说和本土说。但50~7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现,则有力地支持了本土说。 二、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粟作农业遗存的发现 中国最早发现的粟,是 1931 年,在山西万荣(原万泉)荆村瓦渣斜遗址出土的“黍稷及黍稷之皮壳”。 粟作农业遗存的发现 到目前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有粟类作物遗存的遗址主要有: 黄河中游地区: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345 座窖穴,其中有 80 座残留有炭化粮食堆积,一般厚约 0.3 米~ 2.0 米,有 10 座厚达 2.0 米以上,约相当于新鲜粮食 10 万余斤。经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其煦先生鉴定为粟。河南新郑裴李岗 、沙窝李等遗址中曾发现可能是粟的谷粒。仰韶文化时期有陕西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郴县下孟村、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河南洛阳王湾和孙旗屯、临汝大张、郑州大河村等。属龙山时期的遗址有:陕西武功赵家来(客省庄二期)、山西襄汾陶寺等。 二、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半坡出土仰韶储粟罐及碳化粟粒 粟作农业遗存的发现 黄河上游地区: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遗存 H398 中,曾发现少量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为黍。属马家窑文化的遗址有:甘肃东乡林家、兰州白道沟坪、永靖马家湾、永昌鸳鸯池、青海乐都柳湾等。其中突出的是, 1974 年~ 1975 年在青海柳湾墓地发掘的 318 座马厂类型墓葬中,半数以上的墓都随葬有容积较大、装有粮食(粟)的粗陶瓮 1 ~ 4 件 。属齐家文化的遗址有:甘肃临夏(原属永靖)大何庄,青海乐都柳湾齐家文化墓地等。 黄河下游地区:北辛遗址中曾发现炭化粟遗存。属大汶口文化的遗址有:山东胶县三里河、莱阳于家店 ,江苏邳县大墩子等。 粟作农业遗存的发现 二、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黄河流域不断发现有粟作农业遗存,但迄今未见早于公元前7000年者。其他地区虽也有一些发现,然年代更晚。 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仍普遍存在于黄河流域。因此,黄河流域应是粟作农业的起源地。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1、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 2、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问题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 玉蟾岩出土栽培稻粒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普通野生稻的地区分布状况,史前稻作遗存谱系的连续性,以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稻谷遗存,是我们研究和探讨中国稻作起源的主要依据。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在我国主要分布北纬 18 °~ 25 °区域内。一般认为,中国普通的栽培稻就是由这种普通野生稻驯化培育而成的。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从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布看稻作起源: (1)云贵高原由于气温条件的限制,只有较少普通野生稻的分布,而更多的是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可能不是栽培稻起源的适宜地区; (2)华南地区虽然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在史前时期人口稀少,但是进入农业的门槛较晚,所以也不是稻作起源的适宜地区;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普通野生稻的广泛分布,是中国稻作起源的适宜地区。 (4)黄淮地区也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古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