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开发地质学课程前半部分总结讲解.pp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开发地质学课程前半部分总结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有效的圈闭 有效:捕集了油气的圈闭;无效:“空”或为水充填; “大、早、近、保” 大→圈闭有效容积大; 早→圈闭形成时间早于或等于油气区域运移时期; 近→距油源区近,在油气运移路线上; 保→保存条件好。构造运动和水动力对圈闭有效性有影响。 四、必要的保存条件 1.地壳运动 一般认为,地壳运动不剧烈的地区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2.岩浆活动 成藏前发生的岩浆活动对油气的生成、储集与遮挡 都有利,但成藏后的岩浆活动对油气藏有破坏作用。 3.水动力环境 因此,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也是油气藏保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节 油气藏类型 根据圈闭的成因及其主导封闭因素: 一、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者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油气的聚集,称构造油气藏。 1.背斜油气藏 2.断层油气藏 3.刺穿接触油气藏 4.裂缝性油气藏 重要的油气藏类型 1.背斜油气藏 在地质作用下,储集层呈拱起的背斜,其上方为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形成背斜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而形成。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 2、断层油气藏 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双重作用: 油气运移的通道——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性) 遮挡物——封闭遮挡作用(封闭性) (1)平面封闭性: 断层线必须位于储层的上倾方向,且与储层顶面 构造线或其岩性尖灭线相闭合。 (2)剖面封闭性(纵向上): (3)剖面封闭性(横向上):断层两盘岩性组合及配置关系 断层油气藏的类型: (1)?断鼻油气藏——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 成因: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 被断层所封闭 典型实例:济阳坳陷永安镇油田 ②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交叉断层与倾斜储层组成的油气藏 (2)断块油气藏 ①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弯曲断层与倾斜储层组成的油气藏 坨庄-胜利村油田 某一断层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 某一断层油藏 3.裂缝性油气藏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构造)裂缝。 特点: a.油气藏常呈块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4.刺穿接触油气藏 地下岩体(包括膏盐层、软泥层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上方沉积岩层→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 若上侵岩体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储集层连续性遭到破坏,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刺穿接触圈闭。其中的油气聚集→刺穿接触油气藏。 基本特点:油气在上倾方向一侧被刺穿岩体遮挡,其油(气)水边界仍与规则等高线保持平行。 一、构造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 由于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地层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地层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不整合油气藏(地层不整合覆盖、地层超覆) 生物礁油气藏 1、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面有关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即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覆盖(遮挡)油气藏 ——不整合面以下 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以上 (1)地层不整合覆盖油气藏: 古突起或古构造被剥蚀后,又被上覆非渗透性岩层覆盖 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又称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潜伏剥蚀 构造油气藏 (2)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层超覆在不整合面之上 ①油气分布受地层超覆面和底部不渗透层控制; ②含油范围受地层超覆线与构造等高线交切的闭合面积控制; ③以层状油气藏为主 2.生物礁油气藏 特点: ①块状油气藏为主、有统一油水界面 ②储量大、产量高; ③油气分布受生物礁四周不渗透层控制; ——良好储集条件的生物礁上覆不渗透岩层→聚集油气 由珊瑚、层孔虫、藻类 等造礁生物原地堆积而 成的碳酸盐岩建造。 A-尖灭型 岩性油气藏 B-透镜型 岩性油气藏 C-低渗透砂岩 中之高渗透带 三、岩性油气藏 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作用,使地层岩性、物性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圈闭,称为岩性圈闭,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即岩性油气藏。 第四节 油气聚集单元 油气藏 油气聚集带 油气田 含油气盆地 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 最大的油气聚集单元 含油气盆地内部的 次级油气聚集单元 ? 地壳上具有统一地质发展史,长期以沉降为主,发生过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并存在工业性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一、含油气盆地: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基本构造单元 一级构造 单元 二级构造单元 (构造带) 三级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