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_new重点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市南三环东延线工程第一标段 (南台路-经开第五大街) 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预制构件施工分公司 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编制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2、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10) 《郑州市南三环东延线工程第一标段(南台路-经开第五大街)施工图设计》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3、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郑州市南三环东延线工程第一标段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4、预应力材料 4.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7股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4.2、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查。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 4.3、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5.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有效期为:使用时间不超过六个月,且不超过300次张拉作业。使用过程中千金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5.2、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产品配套使用,并在使用前进行校正、检验和标定。 5.3、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6、工艺流程 制孔→穿束→张拉→压浆 7、施工工艺 7.1、制孔 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孔道管壁必须严密无孔洞不漏浆不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7.2、穿束 7.2.1、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确保预应力张拉顺利进行,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7.2.2、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7.2.3、穿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束头应平顺,以防挂破管壁。 7.3、预应力筋张拉 7.3.1、锚具的安装及准备工作 (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清除钢绞线上的泥浆。 (3)、检查预应力孔道中是否有漏浆粘结预应力筋的现象,如有应予以排除。 (4)、安装工作锚板,锚板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5)、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 7.3.2、千斤顶的定位安装 (1)、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尺寸。 (2)、装上张拉千斤顶,使之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3)、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 (4)、装上工具夹片。 7.3.3、预应力张拉程序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经驻厂甲方和监理同意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张拉时的强度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 箱梁两端对称张拉,张拉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进行,且按设计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 张拉时分级加载,按照10%σk→20%σk→100%σk→0对应的张拉力分别量测伸长值。张拉控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张拉程序为:0→10%σk→100%σk(持荷3min锚固)→补拉100%σk(测量长度)→锚固 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其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而定,初应力取σk的10%。 7.3.4、预应力理论和实际伸长量的计算 (1)、预应力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L=PP×L/(AP×EP) (1) PP=P×〔1-e-(kx+μθ)〕/(KL+μθ) (2) 式中:△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mm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