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课件2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变化组织及编织工艺-1(平针).ppt

针织学课件2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变化组织及编织工艺-1(平针).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复合针圆纬机的特点 织针动程短 提高了织物质量 飞花尘屑减少 可采用低质量的纱线进行编织 六、变化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1+1变化平针组织 特点:横向延伸度较平针组织小,织物尺寸较稳定。一般较少单独使用,通常与其他组织复合,形成花色组织。 The end 2.垫纱 关键:垫纱的可靠性 垫纱过程中,纱线的位置及位置参数: 握持点O :针钩内点处于握持平面时的那一点 。 垫纱纵角β:纱线在针平面上的投影与握持线之间的 夹角。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Plain stitch 握持线 真实纱线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 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2)β: β太大,针难钩住纱线,引起漏针; β太小,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垫入纱线夹住,纱线被夹住,甚至夹断。 α、 β的调节可通过导纱器高低、左右、前后位置的改变来实现。 若导纱器径向太靠外(b偏大),则垫纱横角α过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面,从而造成旧线圈脱落即漏针。如导纱器径向太靠内(b偏小),则α角过小,可能发生针钩与导纱器碰撞,引起针和导纱器损坏。 内外 若导纱器位置偏高(h偏大),则垫纱纵角β过大,易使针从纱线旁边滑过,未钩住纱线,造成漏针。若导纱器位置偏低(h偏小),则β角过小,在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垫入的纱线夹持住,使纱线被轧毛甚至断裂。 高低 在确定导纱器的左右位置时,除了要保证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闭口)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开闭。 左 右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 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解决办法:压针三角设计时,角度减小,减小织针垂直下降速度。 4.套圈 套圈时,随着针的下降,旧线圈扩张,脱圈时刻线圈长度最大,线圈中的纱线可能要发生转移; 弯纱角度要影响到纱线转移 γ大,同时套圈针数少,利于纱线转移; γ小,同时套圈针数多,纱线张力大,有可能导致纱线断裂。 5.弯纱、脱圈与成圈 弯纱深度——针钩内点低于沉降片片颚 线的垂直距离。 弯纱形式 : 单式弯纱——针一次弯成所需的线圈长度. 复式弯纱——先隔针弯成双倍长度的圈状 线段,然后再分纱,形成大 小一致的线圈。 H=L+X+a-b-f L-针钩头端至针舌末端的距离; X-弯纱深度 a -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 -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f -纱线直径 非夹持式弯纱——第一针结束弯纱后, 第二针才开始弯纱。 夹持式弯纱——同时弯纱的针数超过1 枚。 无回退弯纱——形成一只线圈所需纱线 全部由导纱器供给。 有回退弯纱——形成线圈的一部分纱线 由已弯成的线圈中转移 过来。 弯纱时的纱线张力 S——沉降片 N——织针 假设:最大弯纱张力点M 据欧拉公式 由输入端起计算M点的张力: TM=T1·eμ∑θM 由弯纱结束点反向计算M点的张力: TM= Td·eμ(∑θ-∑θM) 影响最大弯纱张力TM的一些因素: ①给纱张力T1 ; ②摩擦系数μ ; ③牵拉张力Td ; ④弯纱角度γ ; ⑤尖底和平底弯纱三角 ; ⑥弯纱深度x与l。 线圈长度的控制: ①对于消极式给纱,线圈长度主要有弯纱速度决定 ; ②对于积极式给纱,线圈长度主要取决于给纱速度 ; (四)成圈系统中针与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1、舌针的运动轨迹 舌针的运动轨迹是以舌针的针钩内点在 针筒展开平面上的位移图来表示,它由舌 针三角的廓面形状所决定。 起针三角 注意: (1)通常退圈角度(起针角)φ较弯纱角度(压针角)γ来得小,利于减小起针时针与三角的作用力。 (2)起针角度φ 的选择原则: 在退圈过程中,在相邻舌 针上,不可同时有旧线圈 处于针舌勺上 。 (3)压针角度γ 的选择原则: 兼顾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即弯纱张 力)和三角与织针间的作用力 。 (4) f1和f2 :一般f2较f1长 。 2、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要求:沉降片和针的运动必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