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人口与社会 第1节 城市人口和社会要素的定义 1.城市人口 1.1 城市人口的界定 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是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以及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依赖城市,又是城市的主人。 1.2 城市人口统计的范围 包括城区和镇区。 城区: 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 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 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 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 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地域。 1.3 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 城市人口指居住在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 2. 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 主要研究内容: 人类生态学 城市社区的划分 城市问题的对策与规划 城镇化 第2节 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规律 (1)城市人口发展规律 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的自然变动规律等等。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 第3节 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1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2 社会要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 (1)物质与社会需求的协调 (2)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3)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4)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5)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6)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 第4节 城市人口和社会的分析方法 1 城市人口分析方法 1.1 城市人口静态统计 户籍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农村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流入人口、流出人口 暂住人口——相当于流入人口 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满足居住时限的户籍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出人口。 1.2 城市人口动态统计 (1)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 (或期中人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1.2 城市人口动态统计 (2)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 (或期中人数)之千分率。 影响因素:建设发展条件、国家政策 2.1 年龄结构: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托儿组(0-3岁) 幼儿组(4-6岁) 小学组(7-11岁) 中学组(12-17岁) 成年组(男18或19-60、 女18-55岁) 老年组(男61-,女56-) 意义:分析就业、设施配套依据、人口预测依据 影响因素:计划生育、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性质与规模 2.2 职业结构 职业构成是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采矿、制造、电力、燃气、水、建筑业 第三产业——交通、信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科研、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3 家庭结构: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它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有密切关系。 2.4 空间结构:是指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按各种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 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变化反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3.1 综合增长率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镇则不适用。 3.2 时间序列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城市。 3.3 增长曲线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较为成熟的城市,不适用于新建城市或发展存在较大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