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生物导学案高一二章一第五课时.doc

中学生物导学案高一二章一第五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物导学案高一二章一第五课时

第二课 一.[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学习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学习流程]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基础知识 1.反射与高级神经活动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先天的 通过学习得到,后天的 具体事物直接刺激(非条件刺激) 引起的反应 信号刺激(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光、声音等) 不经过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的功能) 一经过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反射弧)是终生的、固定的 神经联系(反射弧)是暂时的、可消退的 数量有限 数量无限 是生存的根本保证(只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 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预见性) 特别提醒: 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复习是对条件反射的强化。 ③条件反射容易形成也容易消退。 2.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划分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又称“第一运动区”,一般支配对侧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一般支配对侧感觉。 (3)言语区 ①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W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②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③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H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阅读中枢”(V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提醒 (1)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都是在灰质中,但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2)控制特点:大脑皮层上分布着控制身体不同机能的中枢。其中:①中枢面积大小与身体大小无关,而与机能的复杂程度有关;②中枢位置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是例置的;③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④大脑左、右两半球对机体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是交叉的。 (3)基本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条件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对身体不同机能的控制。 (4)低级反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四.应用学习 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提示: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的敏感性取决于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状态,刺激感受器或相应的传出神经均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脊髓是完成反射的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例2、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 (3)图甲中显示了神经细胞之间完整的突触有____________个。 (4)图乙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中枢 (2)a、b、c、d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