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十一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一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伊宁市第23中学 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年) 一、基本情况介绍 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前身为伊宁市三中初中部,它始建于2004年8月,在原三中高中部校园(解放路55号)内建址。成立之初只有一栋教学楼十个教学班,2007年发展为30个教学班,并以优异的成绩送出了第一届毕业生。2008年8月学校搬迁至开发区高中部校区内,实现了初高中合并,依托三中的优势学校得以快速发展,学生人数逾两千人。2010年8月,市直学校布局调整,又与十九中顺利完成了民汉合校,合并之初16个汉语班,3个民语班共19个教学班,学校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经历了一个从适应磨合到稳步提升的过程,三年后学校快速扩大到28个班近1500名学生。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2012年5月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委市政府投资近四千万为学校建新址,2013年8月学校再次搬迁并更名为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成为一所完全初级中学。新校区位于开发区深圳路2311号,校区占地九十亩,有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学生食堂,预计最大规模40个班,可容纳2000多名学生就读。 搬入新校区,有了宽敞的校园,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更需要先进的理念、高品质、有内涵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与之相匹配。因此,把握学校办学方向,确立学校办学理念,打造具有二十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摆在全校师生,尤其是学校领导面前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另外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的发展定位、价值取向必须与时代接轨,必须顺应人的发展需求。因此根据实际, 特制定《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2013—2016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二、发展基础分析 (一)学校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分析 1、学校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十年的创业与发展,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策略,传承了三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教师队伍敬业奉献、淳朴勤奋、团结协作、孜孜以求。这些都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在面对困难、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不气馁、求自强、图发展的顽强精神动力。在学校今后的发展中依然要将其内化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集体和个人进步发展的精神力量。 2、良好的办学效益是学校发展的信心保证 我校自组建以来社会影响一直保持良好势头,主要得益于我们所取得的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校以来历年中考、统考成绩均处于全市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些成绩为学校今后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宽敞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政府在新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重点投入,教职员工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这是学校办学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也将成为学校今后打造精品课程、丰富办学内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和学校办学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示范点。 (二)面临问题分析 1、师资紧张,师资力结构不合理。 从2004组建到2010年仅六年的时间,学校刚刚稳定,2010年民汉合校又被一分为二,造成师资严重不足。尽管近些年也从外县调入了一批骨干教师,陆续招收了一些大学毕业生,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长期建设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几年,将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对师资力量结构将造成一定影响。 2、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还需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近些年我市初中教育整体存在的教学方式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在我校也依然存在,个别教师的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缺少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没有优化,课堂效率低,减负增效没有真正实现。 初中学生教育难度较大,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以及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致使部分教师也出现职业倦怠情绪。如何克服这种现象,激活队伍的活力,还需机制上的创新。 3、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在摸索中前行,喜忧参半。 自2012年起我校尝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个别教师守着陈旧的方法不思改变和创新,有效课堂的模式和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 4、双语教学师资和质量提升问题不容忽视 2010年8月,学校与十九中布局调整,有三个民语班和15名民语言教师分到了我校。从2011年9月开始学校转型为双语教学,现有双语班三个,学生135名。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汉宾乡农民的子女,低保户家庭的孩子,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意识淡薄,这给学校教育带了一定的困难。而班额小、师资少、结构不合理,缺失教研氛围和竞争环境,也阻碍了双语质量的提升。 5、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家校合作问题重重。 随着学校的搬迁,学生生源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