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doc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介绍与分析 作者: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副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高德胜 来源: 时间:2009-10-12 17:26:26 阅读次 【大?中?小】 编写目的 一、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品德教育的方向。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开设德育课程,但是我们认为并未找到真正的方向,或者说德育课程的存在的合法性并未得到解决。现在我们找到了,所以力求编出一个促进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可资对话的文本。这是一个较大的变动,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把教材当做圣经或经典,而是认为它是一个与儿童对话的文本,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编出有创新意义和中国特色的综合教材,为新世纪我国德育课程的创新做出初步探索 德育课程的开发在世界上是一个难题,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套教材被公认为德育经典。我们力求做到编出有中国特色的教材。美国由于杜威“经典困局”观点的提出,不开设德育课程。西方其他国家与美国一样基本上不开德育课程,但有社会课程。社会课程教材在美国也是各州编写,没有国家统一教材。在世界范围内,德育课程都是有争议的。比如日本,虽然有,但编写一般;台湾省的德育教材很难,不一定适合于儿童。跨入新的世纪,我们希望能编出一本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教材也需要创新,我们想做出一个初步的探索。 教材有无创新的关键是其指导思想。不站在很高的理论高度,教材就不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次的指导思想很新,有很高的理论高度。 编写指导思想 一、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 我们明确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的指导思想。首先,我们认为很多学校目前进行的德育实际上是知识德育。道德知识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与人的行为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能直接转化为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知识本身和人的品德、行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次,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采取了技术化管理模式,将德育视为生产或军事管理,将学生模式化,使他们失去个性,是非人性的,缺乏对人的起码尊重,有很强的副作用。再者,目前的教育有缺道德化倾向。有些内容对孩子毫无意义,却仍要教,甚至允许教育以非道德的形式进行。 西方的知性德育即思维德育着重培养人的道德逻辑思维能力。道德成为一种推理计算,是一种分析虚拟的极端情景的能力,而这种情景在实际生活中极少遇到。我们经过反思后得到“生活德育”的理念。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constitutive)因素。道德在生活中具有非专门性和弥散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能专门、单独的来进行培养,与生活相比,道德是第二性的。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归结为: ① 每个人都有本能与善端,有从善的可能性。② 生活中充满各种暗示,包括道德暗示。③ 自主选择与建构。人的德性是在其自身本能与倾向的基础上的,是在接受暗示与自主选择的张力作用之中形成的。 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是最佳途径,专门学习道德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让孩子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那么效果将非常显著。 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儿童本身的德性。人的德性的成长与生活的品性有关,特别是未成年人,他生活的品性直接决定了他的道德成长。如果仅在课堂上讲道德,学校生活却不道德,想培养出有道德的人是很难的。对儿童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如果学校整体生活品性高,那么学生的道德水平自然就高;如果学校整体生活品性低,充斥着弄虚作假,那么儿童受其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因此,教材不能是孤立的,如果和其他生活无关,教材就不会有多大作用。教材应把学校的整体生活打通,反映学校的整体生活,而且跨越学校的界线,反映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这样才能通过使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这也是贯穿这套教材的主要基调。 二、 新的教材功能观: 教材是学生进行思想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认为教材仅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的传统观念是有问题的。它不仅是知识信息(包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知识)的载体,还是学生进行思想活动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给学生活动以启发。思想活动包括探求知识和探求是非善恶。学习教科书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获得)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用这根拐杖使儿童走向人类文化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阶梯,使儿童走向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不是让学生学教材本身——教材只是一个工具。 三、 以“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综合性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经验生活的过程。本次编的教科书就以儿童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件作为它的基本内容,不再以德育目的为内容而通篇讲诚实、守信和勇敢;也不再以伟人故事为内容,那些故事不是儿童的故事。这里说的生活事件都是儿童所遇到的生活事件。比如有的小孩长得胖,别人叫他“小肥猪”,我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