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二)专题二.doc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二)专题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2014历史二轮试卷专题检测卷(二)专题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二) 隋唐宋元时期封建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1.《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来源:Zxxk.Com] 河源模拟年月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韶关二调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事权的分割       科举制的完善[来源:学#科#网Z#X#X#K] 理学的兴起租佃制的发展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唐朝赵璘《因话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来源:Z+xx+k.Com]   ①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②入川交通不便 ③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④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来源:学。科。网] 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3·阳江模拟《东京梦华录》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宋代    A.城市商业功能日益增强 金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 房屋建筑业水平不断提高 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城市规模过大 城市功能单一经济政策抑商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佛山质检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朝 顺德期末公元年朱熹、陆九渊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    A.万物的本原探究天理的途径 儒家的纲常伦纪发明本心 据说长沙岳麓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这副对联下图的上联是朱熹在此讲学时所题千年后的现代学者冯友兰为其题写了下联。根据你对朱熹学说的理解并结合特定场合为其选择一个横批    A.格物致知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弘扬王道[来源:学.科.网] 汕尾调研右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主张 共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国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1941.11) 材料二 张君劢认为(钱穆)“既论传统政治,不先明辨主题之君主之性质,乃以宰相等制充塞其间,此乃忽略主题之重要性,不合于逻辑者方法者”……在中西交通后,与其求彼此之特殊,不如求彼此之会通,应以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中西政治同、异之处,而不能以相异之处来拒绝使用现代学术方法而自处世界潮流之外……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