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8
中国便利店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便利店业态的发展现状,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势头良好,但竞争激烈,且仍有众多内外问题存在,正在影响着便利店业态的发展,文章就此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便利店;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我国便利店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各方势力意欲或已进入,竞争惨烈。便利店迎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中国便利店经营现状
1992年10月,随着日本7-11便利店进入深圳,我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了,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十分迅猛,购物中心、便利店、连锁超市在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外来和本土便利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彼此之间也进入白炽化竞争阶段。
虽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一方面借鉴和融合日本便利店连锁企业40多年精耕细作的经验,另一方面中外连锁企业同台较量与一线城市之后,服务作为便利店的核心价值链环节逐渐的到国内业界的认同。但纵观全国各品牌便利店,我国的便利店零售业态并不如日本和台湾成功。
表面上,国内便利店在充分吸收欧美和日本、台湾便利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几乎完全同质化的服务产品表明中国便利店似乎缺少了什么。具体来讲,第一,许多便利店无法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的关怀,也缺乏符合现代都市人品味的文化气息;第二,服务管理不科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里燃起的价格战,表明中国多数便利店的服务壁垒并不高,企业之间很容易互相模仿而身陷红海,毛利润率大大低于美日台等地区便利店;第三,邮政、票务等垄断行业的服务授权进一步限制了便利店“服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每走一步步履维艰;第四,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信息系统同样削弱了便利店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基础。
二、我国便利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惨烈,便利店盈利水平较低。
我国本土便利店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食杂点、副食店和夫妻店发展而来的。这种出身??传统小店占便利店总量的80%以上。这些传统的小店营业面积多在20-50平方米,营业时间在16小时以上。这些小店由于资源有限,管理松散,进货优惠少和资金紧张,商品种类单一,经营成本高,没有形成经营特色。在与其毗邻而局的超级市场和新式连锁经营便利店的竞争挤压中,这些传统小店不得不进行重新选择。继而进入连锁便利店。
但因众多连锁经营品牌过分集中,隔街相望或毗邻而居,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会出现多家便利店。所以出现“便利店村”和“便利店街”这样的行业术语,不足为奇,也清晰明了的说明了便利店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在上海,许多商圈和地段已进入便利店村和便利店街之列,竞争呈白热化。上海便利店市场,已据守了1500多家可的和好德、600多家良友,各两百多家罗森、全家、喜士多等总量超过4000多家。那些以大卖场为主的外资零售业大鳄们,如沃尔玛和家乐福也开始试水便利店业态,希望抢食这块蛋糕。
据相关资料汇总,国内便利店的毛利率大概为19%。二日本平均为31%,最高达33%;美国平均在33%-38%。据外国研究者表明,进入成长期的便利店,毛利率至少应该在25%以上,否则,过低的盈利率,无法支持后续发展。
(二)便利店定位不明确,选址分布不均,扎堆现象严重。
在设点选址策略上与超市相同或者相似,过分关注居民区,导致便利店网点过多、过密、彼此间的商圈重叠,忽略了办公区、学校和公园等人流量密集区,从而使得便利店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不能充分显示。上述“便利店村”和“便利店街”的存在也可以说明此问题。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难免出现客流结构过于单一的局面,影响了便利店的效益。
(三)竞争业态的压力大
由于零售业总体上竞争壁垒低,产品差异化小,代替程度高,市场集中度较低,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目前,便利店与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城的呈混合发展态势。
其中,超级市场在商品型态、商圈辐射和成本价格方面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便利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赶超其份额。在中国每个大城市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个体经营的食杂店。虽然他们在店铺面积,管理规范上不能与正规便利店相抗衡,但是其经营灵活,供应的商品大多符合当地居民需要,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而且还存在一些小型超市,面积一般在200平米以上,经营品种与数量大大超过便利店,经营时间也比较长,这都给便利店带来一定冲击。
(四)商品与服务没有体现便利店的特色
目前,我国大多数便利店在货品选择上与超市雷同,没有突出便利店“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也没有自主开发或者主导别人开发特色商品的能力。商品开发滞后,完全是超市食品,没有做到商品的差异化,简单地说就是我国便利店的商品力较弱。所谓的商品力主要表现在三种能力: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