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0.1 一种语言的数词首先可分为两大类:表数数词(基数词)和表序数词(序数词)。在表数数词中,有的是陈述数目多少的,即述数词,如:三、十五、三分之一、四十多万、五倍等等;有的是询问数目多少的,即问数词,如:几、几何、多少等。一种语言的数词系统可以说就是述数词系统,述数词的情况基本代表和反映着一种语言的称数语法。
0.2 述数词主要由表确数的基本数词、复合数词和表概数的词构成。本文以现有对于汉语数词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为基础,探讨汉语述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变。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确数。
一 基本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1.0 基本数词是能单独称数又能相互组合(或与其他词组合)表更大数字的数词单纯词。从内部组合看,基本数词是由系数词和位数词构成的系统,并且这种构成古今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但是在数词充当数词构词成分和与其他词组合方面,由于使用范围和被描写对象的不同,从古代起就产生了一些词语变体和书写变体,这些变体及使用的情况古今都有不少差异。
1.1 系数词
系数词是表个位数和充当系数的基本数词。单纯的系数词从古至今都只有9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1.1.1 充当构词成分
系数词充当构词成分是与其他数词一起构成一个复合数词。其组合有三种情况,古今亦然。
1.1.1.1 和十、百、千、万等组合构成偏正式的复合数词,充当修饰语。例如:
三十 四百 五千 八万 (参看2.1系位构造)
1.1.1.2 和偏正复合词组成并列式复合词,在其后充当零数。例如:
十五 二百三 四千六 (参看2.2整零构造)
1.1.1.3 相互组合构成概数。例如:
三五(人) 七八(天) 十二三(年)
1.1.2 作为独立的词 系数词从古到今都能作为一个词使用。作为独立的词使用有两个特点:(1)单独表达一个数。如:“二”表1+1,“三”表2+1,“四”表3+1,等等;(2)和非数词组合。和非数词组合时,从古至今,常见的功能是作修饰语。如: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尚书·吕刑)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解蔽)
十全十美|九死一生|三打祝家庄|四易其稿
但是,在现代汉语里系数词不作状语。像“三进山城”、“四出秦岭”是仿古格式的用法。在上古汉语里,系数词还能单独作谓语。例如:
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彤弓一,彤失百。(尚书·文侯之命)
赐钱二千万,黄金二百斤,剑二,安车一乘,马二驷。(汉书·昭帝纪)
古今系数词都可作宾语。例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得数是五,不是四。(现代汉语)
1.1.3 使用变体 “二”、“三”在表数中都有使用变体。系数变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能和“本体”一样用来数自然数,构成自然数的序列。比如“两”是“二”的一个变体,从古至今数数是说“一二三四五”,不是“一两三四五”。
“二”、“三”还有表序变体,如“二”表行为顺序的变体是“再”,表顺序与述数无关,本文不讨论。
1.1.3.1 “二”的变体
“二”表数的变体主要有“两”和“双”。
1.1.3.1.1 两
在上古,“两”表分而为二的“二”,其“二”可以是自然存在或客观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以某个角度形成的。“两”的这种用法可能与该字的本义有关。例如:
易生太极,是生两仪。(易系·辞下)
五管在上,两髀为肋。(庄子·人世间)
我两靷将绝。(左传·哀公二年)
“仪”指二分太极的一阴一阳,“髀”是指人体两股的外部,“靷”是指缠束在马的胸部用来牵引车轴的两条皮带。
“两”表二的这种用法后来发展出表相匹相并事物的用法。例如:
并后匹敌,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左传·僖公十五年)
楚人有两妻者。(战国策·秦策)
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庄子·人世间)
“两”在这里是表匹。
“两”表二兼表匹并或双方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下面的一些成语和一般临时短语中的“两”一般都不换成“二”:
两全齐美|两败具伤|一举两得|中美两国|湖南湖北两省|两夫妇|小两口|两家公司|两个学校|两个年级|一体两面
“两”不仅有比三少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