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

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 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意義: 步驟一 了解兒童發展與進程 步驟二 了解兒童行為與個體的意義 步驟三 兒童的行為有違常理時(不合理、怪怪 的)=>感覺上 步驟四 進行兒童行為觀察(比較與正常之間的差異) 步驟五 找出問題行為 步驟六 介入問題進行輔導 第一章兒童成長與行為發展 發展的一般原則 :規律性、共同模式、個別差異、連續性 行為發展的本質 :先天與後天、主動或被動、連續或階段、質變或量變 兒童行為發展理論:行為取向、生物取向、認知取向、社會認知取向、社會文化取向、心理動力取向。 發展的一般原則:順序有規律、遵循一定模式、大同小異、連續又循序漸進 兒童行為發展的歷程受到「遺傳、環境、成熟與學習」四大因素交互影響下,發展出許多的特徵與原則。 行為發展的本質:先天與後天、主動或被動、連續或階段、質變或量變 先天與後天 :先天論有卡迪爾與康德後天論有洛克、詹姆士 主動或被動 :主動論-皮亞傑、布魯納被動者-行為學派 行為發展理論 行為取向:主張者:華生、斯肯納;生物取向:主張者:赫爾、蓋塞爾;認知取向:主張者:皮亞傑1.基模2.適應3.同化4.調適5.平衡;社會認知取向:主張者:哈維葛斯特、班都拉;社會文化取向:主張者:米德、維果斯基;心理動力取向:主張者:佛洛伊德 皮亞傑: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型式運思期動作表徵、影像表徵、符號表徵 佛洛伊德: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意識、前意識、潛意識。 MBTI人格有五大特質 (1)開放性:幻想、愛美、重感受、活躍性、有理想及價值觀。 (2)謹慎性:按部就班、責任心、勝任感、追求成就自我約束及從容。 (3)外向性:熱心、樂群、肯定、樂於活動、追求刺及正面情緒。 (4)親和性:信賴、坦承、利人、順從、謙卑及慈愛為懷。 (5)神經質:焦慮、憤怒、敵視、抑鬱、自我意識、衝動性及攻擊性。 柯博格「道德發展」三期六階段 (1)道德成規的前期: 第一階段:為避免處罰或服從權威; 第二階段:以自己的興趣或個人的需要作為行為準則 (2)道德成規期 第三階段:人際和諧導向階段;第四階段:維持社會系統導向階段 (3)道德成規後期 第五階段:為社會契約、法規導向的階段;第六階段:為普同的道德原則 第二章 兒童輔導的基本概念 1.認識兒童發展與問題: a.學齡前兒童發展特徵:(1)生理特點(2)社會化特質(3)情緒發展(4)心智特點 b.兒童發展一般特徵(低中高年級) c.學齡兒童發展任務:(1)具體運思期 (2)技能學習 (3)自我評價(4)友誼團隊遊戲 d.學齡兒童輔導策略 1.欣賞孩子 2.多鼓勵 3.製造機會 3.製造機會盡量把人和事分開思考4開放性的發問的思考能力 5.教導 孩子表達情緒 6.輔導孩子尊重別人7.發展多元的智慧 8.身教重於言教 9.運用行為改變技術10.增進團 隊共識的能力。 兒童輔導的基本理論 (一) 精神分析學派:(二) 阿德勒個人心理學派: (三)存在主義學派與意義治療法:(四)人本主義學派: (五)完形心理學派:(六)溝通分析學派:(七)理性情緒治療法:(八)行為治療法:(九)現實治療法: 兒童輔導歷程與應用 1察覺兒童問題行為發生原因、2確定問題性質、3蒐集資料 分析診斷、輔導策略與方法、輔導的效果評估 第三章 行為改變技術 1.行為改變技術的意義與特性: 來自於實驗心理學,主要運用增強、懲罰、削弱、類化 特性:操弄自變項,控制變項,評估依變項 意義:主要增進個人適應行為,減弱不適應行為 2.行為改變技術原理原則: 原理:反應性制約、操作性制約、社會學習、認知行為改變 原則:增強(正增強、負增強、代幣制度) 正增強實施、負向行為結果的應用、增強分配方式 消弱(停止增強)、類化作用與辨別作用、逐步漸進法(工作分析法)、模仿(身教與境教)、相互牴制法(矛盾說)、系統减敏法(少見多怪;多見不怪)、飽足法(嫌惡刺激)、撤除正增強(隔離法、虧損法)、遠離增強物(禁制法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3.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合理情緒治療法、自我肯定訓練、自我教導;間歇增強分為(比率分配)與(時距分配),有固定與變動二類。 比率分配:固定的「比率分配」、變動的「比率分配」 時距分配: 4.應用行為分析法 有效使用逐變標準設計 (1)基準線與處理階段的長度 (2)標準改變的程度 (3)處理階段或標準改變的數目 *行為改變的歷程 確認問題行為、評量問題行為的嚴重性、探究兒童問題行為的前因後果ABC、確定目標行為與終點行為、執行行為改變方案、評估輔導成效) 第四章 兒童行為觀察的基本概念 1.觀察的意義:以詳細、精確、客觀、有目的有系統的觀看,並紀錄兒童行為。 2.行為觀察的目的: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