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青年人“吸烟-戒烟”过程的质性研究_期末论文.doc
学号 10120320139
心理学研究方法(二)
期末论文
论文标题: 关于中国青年人“吸烟-戒烟”过程的质性研究
English Topic: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moking behavior
and quit-smoking behavior of Chinese youth
班级 12级应用心理
学生姓名 李德輝
任课教师 严文华
2014年1月9日
关于中国青年人吸烟、戒烟行为的质性研究
李德輝 10120320139
摘 要 本次研究通过对三位有戒烟倾向、正在戒烟或是已经戒烟成功的青年人进行质性研究。参照其生活背景,了解并分析了他们在开始吸烟到成瘾再到开始戒烟或至戒烟成功各个阶段中的心理动机、情绪转变以及社会性心理变化。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moking behavior and quit-smoking behavior of Chinese youth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nterviewed three Chinese youth,which are intending to quit smoking,trying to quit somking or had stop smoking already,a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life,comprehended and analysed their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emotion-changing and social psychology ‘s varying when they start smoking ,addicted in cigarette,try to quit smoking or finally stop smoking.
目录
1 引言 - 4 -
2 研究方法 - 4 -
2.1 研究方向 - 4 -
2.2 操作定义 - 5 -
2.3 访谈法 - 5 -
3 研究结果 - 5 -
3.1 话语分析 - 5 -
3.2 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 - 8 -
4 讨论 - 9 -
4.1 吸烟行为的开端是社会性的 - 9 -
4.2中国青年人的吸烟行为上的特征 - 10 -
4.3 戒烟行为的差异性 - 11 -
5 结论 - 11 -
6 不足与反思 - 12 -
参考文献 - 12 -
附录一、开放性编码 - 13 -
第一次访谈 - 13 -
第二次访谈 - 36 -
第三次访谈 - 51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67 -
附录三、研究手记 - 69 -
附录四、每周心观察 - 76 -
1 引言
吸烟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同时带有社会性危害的行为。这样的常识在当代社会中无人不知。但这并没能阻止吸烟人群在我国逐渐扩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分别于1984年、1996年和2002年进行的三次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吸烟率为66.0%,女性吸烟率为3.08%,与1996年比,尽管吸烟率略有下降,随着总人口的增加,吸烟人数仍然增加了3000万人,且中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国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另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吸烟率为42.57%,而大学新生的吸烟率为19.65%,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些调查都发出了一个信号:降低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人的吸烟率刻不容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为此,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研究,以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青年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吸烟行为与许多不良行为诸如醉酒、逃课等的相关性,吸烟行为与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之间的相关性等。但恕我直言,这些研究往往对大学生吸烟的原因一笔带过,归咎于好奇心、喜欢吸烟的感觉等等。少有基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吸烟者的社会性心理,吸烟动机等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对于如何规劝青年人烟民戒烟,这些报告给出的建议也同样空洞:在公共场合表明禁止吸烟,播放禁烟公益广告等等,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这些研究仅仅只是一次次统计了本身并不重要的数据,计算了相关,得出了众所周知的结论,最后再一次重复套话。鲜少有人真正重视青年人吸烟的问题,追根溯源,对其吸烟的动机等心理因素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三位有戒烟倾向、正在戒烟或是已经戒烟成功的中国青年人进行质性研究。参照其生活背景,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