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弄清题意旋转臂带动摆杆 弄清题意摆杆自由旋转 要求电机频响 给出摆杆转角 α 范围 摆杆最小稳态时间 旋转臂转角 θ 稳态范围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进一步增加摆杆最小稳态时间 摆杆最大调整稳态时间 抗干扰能力 摆杆稳定状态下,旋转臂能够大范围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单方向旋转(系统稳定性能高)。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说明1.给出旋转臂r长、摆杆R 长以及电机选择的原则 说明2.给出机械粘性阻尼的选择原则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说明5.给出摆杆的稳态误差范围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说明7.给出施加干扰的具体方法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控制量为电机输入电压! 测量量为旋转臂转角 θ 和摆杆转角 α ! 结论: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为双输入量、单控制量闭环控制系统 ! 控制器 电机 旋转臂 摆杆 旋转臂 旋转臂 θ Vm α T VaR Va Vθ - 按照要求设计控制系统,并行制作: 1,被控对象——旋转倒立摆的机械装置; 2,执行机构——选型电机(减速、直驱); 3,测量环节——角传感器(电位器、码盘等); 4,控 制 器——微处理器。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2,被控对象——旋转倒立摆的机械装置; 旋转倒立摆的机械装置按图1制作,注意: (1)摆杆——采用均匀材质; (2)旋转臂——采用均匀材质; (3)旋转臂与摆杆之间安装角位移传感器, 运动副之间摩擦(粘性阻尼)适中(能 倒立平衡满足要求即可); (4)角位移θ与α传感器选用360量程即可; (5)旋转臂力矩电机与支架之间安装角位移传感器,固定时不要偏心; (6)电路联接导线不要影响工作。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2,执行机构——电机选型; 旋转倒立摆启动、制动频繁,可选择价格适当的直流电机作为旋转臂的驱动电机。在直流电机中,通常有减速型 (减速电机的转矩大,但是由于速比过高导致启动延时较大)和直驱型(伺服、步进)均能满足本题要求。选择功率较大(如10W)的电机即可;有较快的动态响应和较大的启动转矩。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3,测量环节——角位移传感器; 摆杆转角检测采用导电塑料角位移传感器时,必须注意标称角度检测范围(如:0-300度),超过检测范围时误差会增大。角度超过检测范围时,精度有所降低。如在350—360度之间有一小段非线性区,所以在使用中需要事先标定非线性区的位置,安装摆杆时角位移传感器的非线性区要避开角度变化较敏感的区域。 旋转臂转角检测宜选用编码器(如TRD-NA1024NW,输出为10位的格雷码。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是唯一的,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4,控制器——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选择的型号较多,如各高校课程所涉及的ARM(stm32),DSP以及其他系列均可。 电机驱动器可选用典型的驱动模块(如: BTN7970B ),也可自制。 2013年C题—旋转倒立摆简析 5,控制软件 首先根据Lagrange方程建立系统的理论模型。对于摆杆与旋臂构成的系统而言,系统输入量为电机转矩,输出量为圆周位置及摆杆角度,是典型的单入双出系统。 为了实现有效控制,系统选取摆杆角度及其角速度,旋臂角度及其角速度四个状态量,列出系统的运动方程与能量方程,进而推出了倒立摆的数学模型。 根据现代控制理论,可以通过状态反馈,实现对该可控系统零极点的配置,从而控制系统的性能。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利用LQR算法计算出系统的最优控制反馈矩阵。 也可以采用不依赖模型的“PID”控制器。 几点思考: 1,在C题完成较好的参赛队中,具有理论分析与推导的报告依然很少。 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以数学模型为依据,没有推理分析、参数计算的设计至少不能称为规范设计 ! 虽然实验法也能摸索出好的控制方案与效果,但难以“碰巧”得到最优控制。 几点思考: 2,许多非自动控制类专业的参赛队选择C题 倒立摆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典型实验,非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难点”;究竟是控制类题目容易上手?还是其他题太难?或是缘于只要“集成成功,就能实现自动”? 几点思考: 3,控制类题目如何体现“电子设计”特点? 随着测量仪器(传感器)、执行电机驱动模块越来越集成化,控制类题目越来越依赖于“微处理器”的算法编程。“电子设计”的特点相对减弱。 特殊场合下必须采用模拟电子技术实现控制器。 几点思考: 4,控制类题目如何将“可观赏性”和“专业性”有机结合? 今年出了三维空间运动控制的“四旋翼”飞行器,旋转倒立摆等;大大提高了自动控制技
文档评论(0)